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纠纷 > 工资福利 > 辞职后多久结清工资

辞职后多久结清工资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6.29 · 1434人看过
导读:员工离职之时,雇主应当在正式解除或终止与之相关的劳动合同之后,一次性支付完毕其工资款项,不得有所克扣或恶意拖欠之举。若发现有前述任何一种不法行径,员工有权采取多种途径进行维权,包括协商调解及向相关仲裁机构提出申诉等。
辞职后多久结清工资

一、辞职后多久结清工资

员工离职之时,雇主应当在正式解除或终止与之相关的劳动合同之后,一次性支付完毕其工资款项,不得有所克扣或恶意拖欠之举。

若发现有前述任何一种不法行径,员工有权采取多种途径进行维权,包括协商调解及向相关仲裁机构提出申诉等。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七条

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二、辞职后多长时间劳动仲裁有效

若员工已正式离职,那么对劳动争议提起仲裁申诉的法定期限为一年,自当事人得知或应当得知自身权益遭受侵损之日起算。

因为不可抗力因素或者存在其他情有可原的例外情况导致仲裁申诉期限暂时停止应计时的,自中止相关期限的原因得以消弭之日起,仲裁申诉期限将继续进行计算。

如果由于当事人向对方提出主张权利等原因导致仲裁申诉期限发生断续的情形,那么自该断续之时起,仲裁申诉期限须再次进行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法律是一种普遍的约束,它既保护我们的权益,也规范我们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充分了解和理解法律,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更好地生活在这个法治社会中。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辞职后多久结清工资”,法律的学习和理解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和探索。我们应该珍视这个过程,把它看作是一次自我提升的机会,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网站地图

更多#工资福利相关

  • 411次阅读
  • 我国劳动法规未明确规定员工离职后薪资结算的具体时间,但《工资支付暂行规定》要求用人单位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性支付全部工资。 具体结算期限由企业内部政策决定,常见的是一个月内结算,也有企业选择下个月或离职当日结算。 如用人单位未及时支付工资,劳动者可向劳动执法监察大队投诉,或直接申请劳动仲裁维护权益。
    2024-08-28 970次阅读
  • 2024.07.26 2293次阅读
  • 337次阅读
  • 离职人员薪酬通常在完成劳动合同解除后进行一次性结算。但我国地域差异大,各地规定不同:有地区要求当天结算,有的允许延迟,还有的需办完手续或按约定方式结算。具体何时结算符合法律规定,一般应在离职时结算,但具体规定可查阅当地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官网。
    2024-09-05 1190次阅读
  • 2024.06.05 1908次阅读
  • 409次阅读
  • 当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出离职申请之后,所应获得之薪酬款项亦应于正式结束或截止该项劳动协议时以一次性的方式进行结算。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他们通常会按照自身企业内部所确定的财务审批流程并在合理期限内完成对员工应得薪资的支付,只是这一过程中不得存在无端无故的拖延现象。这种制度设计的初衷在于切实地保障每一位员工的合法权益,使得他们都能得以适时地获取到属于自己的劳动成果报酬。
    2024-10-27 1487次阅读
  • 2024.06.21 1741次阅读
  • 479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工资福利最新文章

遇到工资福利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