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职务侵占辩护 > 盗窃罪与职务侵占罪哪个重

盗窃罪与职务侵占罪哪个重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6.29 · 1697人看过
导读:相较于盗窃罪,职务侵占罪的社会危害性更大。盗窃罪行为人未利用职务之便,而职务侵占罪行为人则利用职务便利侵占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财物。若同时触犯两罪,将数罪并罚。根据我国法律,职务侵占罪根据涉案金额大小,将面临不同程度的刑罚,包括有期徒刑、拘役、罚金等。盗窃罪也根据涉案金额和情节严重程度,受到相应的刑事处罚。
盗窃罪与职务侵占罪哪个重

一、盗窃罪职务侵占罪哪个重

相较于盗窃罪,职务侵占罪具有更为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然而,在区分两罪方面需要注意,盗窃罪的行为人并不存在利用职务之便这一特征,而职务侵占罪则恰恰相反。

具体而言,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其职务上所拥有的便利条件,将本单位的财物非法据为己有,且涉案金额达到一定标准的犯罪行为

若在实施职务侵占罪的过程中还涉及到盗窃罪,那么将会对行为人进行数罪并罚的惩处。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对于犯有职务侵占罪的行为人,如果涉案金额较大,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并处以罚金刑罚

若涉案金额巨大,则将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以罚金;

若涉案金额特别巨大,则将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以罚金。

至于盗窃罪,根据涉案金额的大小,行为人可能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以罚金;

若涉案金额巨大或存在其他严重情节,则将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以罚金;

若涉案金额特别巨大或存在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则将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以罚金或没收财产

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第二百七十一条

【职务侵占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贪污罪】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二、盗窃罪与销赃罪一样吗

在法律范畴中,“盗窃”与“销赃”乃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前者涉及到可能触犯盗窃罪的行径,后者则主要跨越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以及犯罪所得收益等多重违法犯罪行为的界限。

所谓盗窃罪,即以非法侵占他人财物的目的为出发点,盗取公共或私人财物数额达到显著幅度,或屡次实施盗窃行为,包括进入别人住所进行盗窃,甚至携带武器或扒窃人民群众的财物,此等恶性行径均将受到严厉惩处。

至于销赃行为,它通常涉及掩盖、隐藏涉嫌犯罪所得及其利益,这种行为则涉嫌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

对于盗取公共或私人财物,如数额大于规定标准,或者连续多次进行盗窃活动、偷入住宅进行盗窃、携带武器实施盗窃、扒窃行为的人而言,他们面临着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等刑法惩罚,同时也可能被判定缴纳罚金。

如果情况严重,其可能遭受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司法处置,并被判定缴纳罚金或没收财产。

然而,对于盗窃数额特别大的犯罪分子,或者有其他极端严重情节的案件,他们可能会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无期徒刑,同时还需承担罚金或被没收资产的刑罚责任。

在此过程中,倘若明知自己所得的物品属于犯罪所得及收益,仍然选择窝藏、转移、购置、代为销售,或者采取其他手段掩盖、隐匿这些物品,那么这个人将受到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等刑罚的制裁,情节严重者将会遭受三至七年的有期徒刑期,并且同样需要缴纳罚款。

《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法律的力量不仅仅在于它的约束力,更在于它的教育和引导作用。它教育我们如何正确地行事,如何尊重他人的权益,如何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盗窃罪与职务侵占罪哪个重”,我们可以从中得到许多有价值的启示和教训。我们应该珍视这些教训,将它们内化为我们的行为准则,以便更好地遵守法律,更好地生活在这个法治社会中。

网站地图

更多#职务侵占辩护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职务侵占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职务侵占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