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类 > 行政复议 > 行政复议少于60日的情形有哪些

行政复议少于60日的情形有哪些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6.26 · 1467人看过
导读:行政复议的期限在特殊情况下可能少于60日。这通常发生在法律法规对行政复议期限有特别规定的情况下,此时应遵循特定规定。此外,如果案件复杂,无法在常规期限内作出决定,需经行政复议机构负责人批准,方可延长。因此,尽管通常情况下行政复议需要60日,但在特定条件下,期限可能有所缩短。
行政复议少于60日的情形有哪些

一、行政复议少于60日的情形有哪些

根据相关法规,行政复议程序通常需要六十个法定工作日来完成。

然而,法律法规中若对行政复议期限有特殊规定,则应以该规定为准。若因案件情况复杂,无法在既定期限内做出行政复议决定,需经过行政复议机构负责人的批准,方可适当延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三十一条

行政复议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六十日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但是法律规定的行政复议期限少于六十日的除外。

情况复杂,不能在规定期限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经行政复议机关的负责人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并告知申请人和被申请人;但是延长期限最多不超过三十日。

行政复议机关作出行政复议决定,应当制作行政复议决定书,并加盖印章。

行政复议决定书一经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

二、行政复议后多长时间之前提起诉讼

根据法律规定,申请人自收到行政复议决定书后如对其内容持有异议,可在行政复议决定送达之日起的十五个自然日内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另外,对于已过复议期但仍未收到行政复议决定书的情况,申请人亦可在复议期限届满之日起十五个自然日内向法院提起诉讼。

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五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法律的力量不仅仅在于它的约束力,更在于它的教育和引导作用。它教育我们如何正确地行事,如何尊重他人的权益,如何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行政复议少于60日的情形有哪些”,我们可以从中得到许多有价值的启示和教训。我们应该珍视这些教训,将它们内化为我们的行为准则,以便更好地遵守法律,更好地生活在这个法治社会中。

网站地图

更多#行政复议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行政复议最新文章

遇到行政复议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