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纠纷 > 医疗事故责任 > 患者死亡的,认定为医疗事故一定要解剖吗

患者死亡的,认定为医疗事故一定要解剖吗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6.26 · 1764人看过
导读:离世患者若不解剖,难以确认是否医疗事故。在处理医疗纠纷案件时,法官高度依赖医疗司法鉴定。医疗行为的专业性强,法庭在判定医疗方责任及过失行为与损害后果的因果关系时,主要依据医学专家的鉴定结论。
患者死亡的,认定为医疗事故一定要解剖吗

一、患者死亡的,认定为医疗事故一定要解剖吗

不幸离世的患者若不进行解剖便无法准确判定是否为医疗事故。在处理涉及医疗损害责任的纠纷案件中,法官往往对医疗司法鉴定有着极高的依赖性。鉴于医疗行为本身所具备的高度专业性质,所以法庭在决定医疗方的行为是否存在责任以及这种过失行为和由此导致的医疗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方面,其主要依据往往源自于医学领域的权威专家所作出的鉴定结论。

《医疗事故条例》第四十六条

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二、患者死亡发生争议对于尸体的处理

遇到患者不幸离世,若当事双方无法明确其具体死因而产生疑虑或争议的话,应于患者逝世后48个小时之内启动遗体解剖程序;

如果医疗设施具有冷冻尸体的条件,可以适当延迟至七天时间。

开展遗体解剖之前,必须获得死者直系亲属的充分理解和书面许可。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八条

患者死亡,医患双方当事人不能确定死因或者对死因有异议的,应当在患者死亡后48小时内进行尸检;具备尸体冻存条件的,可以延长至7日。尸检应当经死者近亲属同意并签字。

尸检应当由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相应资格的机构和病理解剖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承担尸检任务的机构和病理解剖专业技术人员有进行尸检的义务。

医疗事故争议双方当事人可以请法医病理学人员参加尸检,也可以委派代表观察尸检过程。拒绝或者拖延尸检,超过规定时间,影响对死因判定的,由拒绝或者拖延的一方承担责任。

法律是一种普遍的约束,它既保护我们的权益,也规范我们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充分了解和理解法律,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更好地生活在这个法治社会中。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患者死亡的,认定为医疗事故一定要解剖吗”,法律的学习和理解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和探索。我们应该珍视这个过程,把它看作是一次自我提升的机会,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网站地图

更多#医疗事故责任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医疗事故责任最新文章

遇到医疗事故责任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