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金融诈骗辩护 > 侵占罪和诈骗罪量刑标准是什么

侵占罪和诈骗罪量刑标准是什么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6.24 · 1900人看过
导读:诈骗罪与职务侵占罪的主要区别在于主体范围和犯罪对象。诈骗罪可由任何有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实施,对象通常是他人财产;而职务侵占罪则限于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对象特定为这些单位的合法财产。两者在客观表现形式上也存在差异。
侵占罪和诈骗罪量刑标准是什么

一、侵占罪诈骗罪量刑标准是什么

关于诈骗罪职务侵占罪的区别界定:

它们之间最明显的差异在于主体范围的区分上。

诈骗罪可以由任何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所实施,而职务侵占罪则必须限于特定的主体种类——即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

此外,两个罪名犯罪对象亦存在差别:

诈骗罪的对象往往是不受行为人直接掌控或支配的他人财产,然而,职务侵占罪的犯罪客体则限定为行为人所在的公司、企业或者单位的合法财产。

最后,从客观方面来看,这两种犯罪的具体表现形式也有所不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二、侵占罪和诈骗罪

欺诈罪以及侵占罪皆属于财产侵害类罪行,二者间存在诸多共同点。

然而,诈骗罪与侵占罪之间亦存在着显著差异,尤其表现在行为形式以及行为对象的迥异上。

具体而言,侵占罪的行为对象仅仅局限于依法持有他人财物、遗失物或是隐藏物的情况,例如代管他人财物,而实施侵占行为之时,这些财物已经处于行为人的掌控之中。

然而,在诈骗罪的情境下,受害人被欺骗的财物即便在诈骗行为发生前便已由行为人实际掌握,但取得财物的非法手段却是通过制造虚假信息或掩盖真相的方式实现,这种行为模式与侵占罪明显区分开来。

要明确区分侵占罪与诈骗罪之间的界线,通常并非难事。

最关键之处在于,他人之财物如何转归行为人控制的过程有所不同。

诈骗罪是指行为人通过编造虚假事实或故意掩饰真相的手法,使得受害人陷入错误认识,进而“自愿”将财物交予行为人或行为人为其指定的第三方;

反之,侵占罪则是指所有人出于对行为人的绝对信赖,将财物无偿交付给行为人手中,而非因行为人使用各种策略大肆误导或蒙蔽所有人,令他们对行为人的真实意图产生误解而自愿将财物交给行为人所致。

《刑法》第二百七十条

【侵占罪】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本条罪,告诉的才处理。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法律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它既保护我们的权益,也规范我们的行为。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我们都需要充分了解和理解法律,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虽然法律可能看起来复杂和深奥,但是只要我们愿意花时间去学习和理解,就能够掌握它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侵占罪和诈骗罪量刑标准是什么”,每一篇文章都是一次学习和理解法律的机会,我们应该抓住这些机会,不断提高我们的法律素养,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网站地图

刑事辩护专业问答普法

全部

更多#金融诈骗辩护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金融诈骗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金融诈骗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