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帮信罪多少流水不起诉
在处理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简称“帮信罪”)相关案件时,根据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如果满足以下几点条件,是可以依法免予起诉的:
1.涉案流水资金为通过实施信息网络犯罪行为所获得并转入该人银行卡内的金额;
2.关于帮信罪的入罪标准,其中一条规定是支付结算金额达到20万元,而当流水金额达到这一标准之后,其性质如何认定;
3.若能证实流水中存在并非用于收款或付款的部分,应予以剔除;
4.若被告人通过投放广告等方式向他人提供资金超过5万元;以及
5.违法所得金额超过1万元。
《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二、帮信罪多少金额不起诉
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判定是否触犯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必须全面考虑到以下几个关键因素:
其涉及的犯罪嫌疑人的数量、累计的支付结算款项以及非法定的利润获取等。
具体来说,若支付结算总价未超过人民币20万元,那么可能不涉嫌构成该刑事罪名。
然而,当涉及的犯罪嫌疑人获得的非法收益尚未达到1万元时,同样也无法被认定为犯罪,并可因此得以不起诉处理。
即使他们事实上已经触犯了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但是由于所获得的非法收入太少,尚未达到1万元,并且同时还没有满足其他必要的定罪标准,那么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可能不会将其判定为刑事案件进行起诉。
那些只为一个犯罪分子提供了支付结算服务的人员们,在没有满足总帮人数至少达到三位这一法律要求的前提下,是无法被判定为刑事犯罪的,这无论对个人还是组织来讲都是如此。
此外,对于支付结算款项是否属于犯罪所得的问题,如果缺乏充足的证据能够证明这些款项确实来自于犯罪行为,即使交易金额较大,此类刑事案件同样有可能得以不起诉处理。
当然,在司法实践中,除了上述的法律要素外,还要考量到认罪态度、赔偿损失等诸多环节,而这些同样是影响案件走向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果嫌疑人愿意积极配合,及时向受害者退赔所有损失,并获得了对方的原谅与谅解,那么这类案件也是有望达成不起诉处理的协议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法律是一种普遍的约束,它既保护我们的权益,也规范我们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充分了解和理解法律,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更好地生活在这个法治社会中。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帮信罪多少流水不起诉”,法律的学习和理解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和探索。我们应该珍视这个过程,把它看作是一次自我提升的机会,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