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事故处理 > 非机动车之间事故怎么处理

非机动车之间事故怎么处理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6.18 · 1730人看过
导读:非机动车辆间发生事故,当事人应立即停车,保留证据并救治伤者。然后迅速向交管部门报案,确保安全后将肇事车辆移至不妨碍交通的位置,并设置警示标识。整理现场物品后有序离开,等待交通执法人员处理后续事宜。
非机动车之间事故怎么处理

一、非机动车之间事故怎么处理

非机动车辆间发生交通事故的处置流程如下所示:

首先,当事人需立即停止行驶,保留相关证据,积极展开救援行动救治受伤人员;

其次,迅速向交通管理部门进行报案;再者,在保证事故区域安全的前提下,将肇事车辆移动至不会妨碍交通正常运行的位置上,并设置醒目的警示标识予以提示;

最后,整理好现场物品后有序离开,耐心等候交通执法人员前来处理后续事宜。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应当予以协助。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伤亡,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可以即行撤离现场,恢复交通,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不即行撤离现场的,应当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并且基本事实清楚的,当事人应当先撤离现场再进行协商处理。

二、非机动车之间无法认定责任的交通事故如何去处理

当涉及到在非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之间发生的道路交通事故且责任判定尚不明晰时,我们应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的相关法律条文来进行处理。

具体来说,倘若任一当事方能够提供证据证明对方在该事故中存在过失行为的话,可以以此作为理由来减轻自身所须承担的责任,若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证实了对方是蓄意制造出此次交通事故的,则自己无需负有任何赔偿义务。

然而,若此前提下双方均未能提供有效证据以证明对方是否存在过失行为,那就需要依据法定的“公平责任”原则,确定赔偿责任的分摊比重。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

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

(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

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民法典》第六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法律的力量不仅仅在于它的约束力,更在于它的教育和引导作用。它教育我们如何正确地行事,如何尊重他人的权益,如何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非机动车之间事故怎么处理”,我们可以从中得到许多有价值的启示和教训。我们应该珍视这些教训,将它们内化为我们的行为准则,以便更好地遵守法律,更好地生活在这个法治社会中。

网站地图

更多#交通事故处理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交通事故处理最新文章

遇到交通事故处理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