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取保候审 > 判刑后可以保释吗

判刑后可以保释吗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6.18 · 1599人看过
导读:服刑期间不可申请保释,因为此时案件已进入执行阶段,取保候审不再适用。取保候审通常适用于可能判处非主要刑罚、有期徒刑以上但不会对社会造成危害、患重病或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哺乳妇女,以及羁押期满案件未审结等情形。
判刑后可以保释吗

一、判刑后可以保释

在被定罪之后,是无法申请保释的。一旦被告已经得到了刑事判决,这就意味着案件已经经历了审判环节,紧接着就要进入到执行阶段了。因此,显然取保候审的程序在此情况下不再适用。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以下情况下,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以及公安机关有权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实施取保候审措施:

(1)可能会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采取其他非主要刑罚

(2)因为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罚,而采取取保候审又不会带来社会危害性

(3)如果当事人患有严重疾病、生活无法自理,或者处于孕期或哺乳期的女性,采取取保候审也不会产生社会危害性;

(4)在羁押期限届满时,案件仍未审理完毕,需要采取取保候审措施以保证诉讼程序的顺利进行。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二、判刑后可以缓刑

依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有关规定,罪犯在法院作出刑事惩罚决定之后,将不再有机会获得缓刑。

具体内容如下,缓刑又称暂缓量刑,亦作缓量刑,其主要含义为对于涉及到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经过严格的法律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并需要遭到刑罚惩罚的行为分子,先对其进行定罪宣判,但是暂时不对其执行所判下的刑罚。

这种司法裁决通常会与判决结果同时宣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法律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它既保护我们的权益,也规范我们的行为。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我们都需要充分了解和理解法律,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虽然法律可能看起来复杂和深奥,但是只要我们愿意花时间去学习和理解,就能够掌握它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判刑后可以保释吗”,每一篇文章都是一次学习和理解法律的机会,我们应该抓住这些机会,不断提高我们的法律素养,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网站地图

更多#取保候审相关

  • 302次阅读
  • 判刑后一般就不予保释了,除非患有严重疾病、短期内有生命危险,或者患严重慢性疾病、在劳动改造场所长期治疗无效,经劳动改造机关批准,可以保外就医。
    2024-10-18 1280次阅读
  • 2024.09.24 2395次阅读
  • 388次阅读
  • 要看情况,判刑之后,在服刑期间附条件提前释放不叫保释,叫假释。假释,是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之后,因其遵守监规,接受教育和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而附条件地将其予以提前释放的制度。并不是所有的罪犯都可以适用假释。
    2024-07-05 841次阅读
  • 2024.09.20 16969次阅读
  • 85次阅读
  • 服刑期间不可申请保释,因为此时案件已进入执行阶段,取保候审不再适用。取保候审通常适用于可能判处非主要刑罚、有期徒刑以上但不会对社会造成危害、患重病或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哺乳妇女,以及羁押期满案件未审结等情形。
    2024-07-10 1362次阅读
  • 2024.07.25 138466次阅读
  • 123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取保候审最新文章

遇到取保候审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