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诉讼 > 刑事起诉流程是怎样的

刑事起诉流程是怎样的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6.17 · 1253人看过
导读:刑事诉讼流程包括立案、侦查和审查起诉三环节。立案由侦查机关初步调查取证后,确认存在犯罪行为并应追究刑责时启动;侦查阶段,侦查机关对犯罪嫌疑人开展侦查行动;审查起诉阶段,检察机关接收案件材料后正式审查起诉。
刑事起诉流程是怎样的

一、刑事起诉流程是怎样的

刑事诉讼的法定流程具体如下:

首先是立案环节,该过程中,侦查机关将介入涉及犯罪的案件,经过初步的调查取证工作之后,若确认存在犯罪行为且应当予以严厉的刑事追责,就必须进行立案程序并正式启动刑事诉讼程序;接着是侦査阶段,作为刑事诉讼的核心流程之一,侦查机关在完成立案手续后,即刻向犯罪嫌疑人发起侦查行动;

最后是审查起诉,当检察机关接收到侦查机关移送来的案件档案材料后,案件即可正式步入审查起诉环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九条

凡需要提起公诉的案件,一律由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

第一百七十六条

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起诉决定,按照审判管辖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并将案卷材料、证据移送人民法院。

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就主刑附加刑、是否适用缓刑等提出量刑建议,并随案移送认罪认罚具结书等材料。

二、刑事起诉流程是怎样的

依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于普通刑事案件的起诉与审判过程,我们通常将其划分为三个重要阶段:

即公安部主导的调查阶段、由地方人民检察院负责的审查起诉阶段以及最后的法院审判阶段。

在调查阶段内,公安机构作为公安刑事侦查部门,将承担起收集证据以证明嫌犯存在犯罪行为,并在此基础上查明涉案事实,从而为后续的审查起诉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调查阶段的正常运行时限通常不会超过七个月。

进入审查起诉阶段后,当地人民检察院将对公安机关移交的案件进行全面细致的审查,目的在于确定是否有足够的侦查结果能够支持对嫌犯提起诉讼;

而这一阶段的正常程序运行时限则一般不应超过三个半月。

到了最后的法庭审判阶段,人民法院作为国家审判机构,将会依法举行庭审,以确认嫌犯是否涉嫌犯罪,犯罪性质如何,并需为其量刑定性,这是该阶段最主要的任务;

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这一阶段的审理时限一般规定不超过六个月。

当然,若在实际操作中遇到了法律所明确列出的如涉及重大案件等特殊情形,则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必要的申请延期,但必须经过严谨准确的审批流程以确保程序公正。

以上便是关于刑事案件基本流程及时间安排方面的详细解释,希望能为各位提供有益帮助。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八条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

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

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人民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理期限

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的案件,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计算审理期限。

法律是社会的基石,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的重要手段。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刑事起诉流程是怎样的”,法律不仅是一种规定,更是一种教育和引导。我们应该从法律中学习如何正确地行事,如何尊重他人的权益,如何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法治社会的理想,才能真正实现公正和公平。

网站地图

刑事辩护专业问答普法

全部

更多#刑事诉讼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刑事诉讼最新文章

遇到刑事诉讼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