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诉讼仲裁 > 证据调查 > 入院记录在多久完成

入院记录在多久完成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6.05 · 11560人看过
导读:主治医生应在患者入院24小时内完成入院纪录,这对掌握病情和治疗过程至关重要。对于24小时内出入院的患者,也需在离院后立刻完成出院记录。若患者在24小时内去世,主治医生应在遗属见证下,于24小时内完成死亡记录,以确保医疗文书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入院记录在多久完成

一、入院记录在多久完成

主治医生应对入院病人在病患入住医院的24个小时之内完成完整的入院纪录,因为这些文件对于病人的病情和医疗过程极为重要。

对于患者在24小时内即办理了出入院手续的情况,出院记录必须在病患离院后的同一时间内即刻完成,以确保医生能及时准确地掌握病人出院时的身体状况。

同样,对于在24小时之内不幸去世的病人,主治医生也应保证在其死后的24小时内在遗属在场的情况下,完成入院死亡记录的书写工作。

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第十七条入院记录是指患者入院后,由经治医师通过问诊、查体、辅助检查获得有关资料,并对这些资料归纳分析书写而成的记录。可分为入院记录、再次或多次入院记录、24小时内入出院记录、24小时内入院死亡记录。入院记录、再次或多次入院记录应当于患者入院后24小时内完成;24小时内入出院记录应当于患者出院后24小时内完成,24小时内入院死亡记录应当于患者死亡后24小时内完成。

二、入院记录是否会影响工伤鉴定

一般不会影响。工伤鉴定是需要根据伤者的实际受伤情况来进行鉴定,这个时候会用到病病历本等材料,入院记录有一些问题的话,是可以到医院进行更改的。广义的工伤鉴定包括劳动能力鉴定和致残等级鉴定,狭义的工伤鉴定指致残等级鉴定。

工伤保险条例》第17条,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法律是一种强大的工具,它可以保护弱者,制约强者,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但是,法律的力量并不仅仅在于它的规定和惩罚,更在于我们每个人的理解和遵守。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入院记录在多久完成”,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去学习和理解法律,去遵守法律,去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法治社会的理想,才能真正实现公正和公平。

网站地图

诉讼仲裁专业问答普法

全部

更多#证据调查相关

  • 385次阅读
  • 主治医生应在患者入院24小时内完成入院纪录,这对掌握病情和治疗过程至关重要。对于24小时内出入院的患者,也需在离院后立刻完成出院记录。若患者在24小时内去世,主治医生应在遗属见证下,于24小时内完成死亡记录,以确保医疗文书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2024-09-13 1491次阅读
  • 2024.09.08 21335次阅读
  • 396次阅读
  • 根据《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及《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之规定,抢救记录是指患者病情危重,采取抢救措施时作的记录。因抢救急危患者,未能及时书写病历的,有关医务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内容包括病情变化情况、抢救时间及措施、参加抢救的医务人员姓名及专业技术职称等。记录抢救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
    2024-12-09 1046次阅读
  • 2024.09.25 18457次阅读
  • 419次阅读
  • 根据《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及《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之规定,抢救记录是指患者病情危重,采取抢救措施时作的记录。因抢救急危患者,未能及时书写病历的,有关医务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内容包括病情变化情况、抢救时间及措施、参加抢救的医务人员姓名及专业技术职称等。记录抢救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
    2024-12-09 803次阅读
  • 2024.08.09 5348次阅读
  • 479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证据调查最新文章

遇到证据调查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