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暴力犯罪辩护 > 抢劫罪能调解吗

抢劫罪能调解吗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6.05 · 1984人看过
导读:涉及抢劫罪的案件,往往难以达成刑事和解。法律明确规定,当犯罪源于民间纠纷,且触犯刑法分则第四、五章规定的犯罪,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时,双方可尝试和解。但抢劫罪的法定刑期通常超过三年,最高可达十年,因此难以实现刑事和解。
抢劫罪能调解吗

一、抢劫罪能调解吗

在涉及到抢劫罪的情况下,通常无法达到刑事和解的目的。

依据现行法律法规的明文规定,若犯罪行为源于民间纠纷且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分则中第四章与第五章所明确规定的犯罪类型,并且预估可能会被裁定为最高不超过三年有期徒刑量刑结果时,涉案双方才有可能通过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然而,对于抢劫罪而言,其法定刑期通常为三年以上直至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因此,抢劫罪通常无法实现刑事和解。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八条

下列公诉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

(一)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

(二)除渎职犯罪以外的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五年以内曾经故意犯罪的,不适用本章规定的程序。

二、抢劫罪能取保候审

抢劫罪是可以取保候审的,但需满足以下条件:

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3.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4.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法律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它既保护我们的权益,也规范我们的行为。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我们都需要充分了解和理解法律,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虽然法律可能看起来复杂和深奥,但是只要我们愿意花时间去学习和理解,就能够掌握它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抢劫罪能调解吗”,每一篇文章都是一次学习和理解法律的机会,我们应该抓住这些机会,不断提高我们的法律素养,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网站地图

刑事辩护专业问答普法

全部

更多#暴力犯罪辩护相关

  • 444次阅读
  • 涉及抢劫罪的案件,往往难以达成刑事和解。法律明确规定,当犯罪源于民间纠纷,且触犯刑法分则第四、五章规定的犯罪,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时,双方可尝试和解。但抢劫罪的法定刑期通常超过三年,最高可达十年,因此难以实现刑事和解。
    2024-09-06 1371次阅读
  • 2024.07.23 1861次阅读
  • 425次阅读
  • 关于打架和抢劫的问题,尤其是抢劫罪,其性质决定了调解的不可行性。抢劫罪严重侵犯了人身和财产安全,是一种暴力犯罪行为。因此,调解并不适用于此类罪行。它无法通过协商或妥协来解决,而是需要法律程序的介入和判决。在保障社会公正与安全的背景下,对抢劫罪的打击和制裁是必要且不容妥协的。
    2024-09-06 1158次阅读
  • 2024.06.29 1475次阅读
  • 371次阅读
  • 关于抢劫罪的案件一经正式立案,一般而言,都无法通过调解途径豁免其相应的刑事法律责任。究其原因在于,抢劫行为系一种极其严重的刑事违法行为,这种行为对我国公民的人身权益及财产权构成了极大威胁,同时对社会公共秩序亦产生了相当程度的破坏影响。然而,在某些特定情况下,犯罪嫌疑人若能积极主动地向受害人支付相关赔偿金,并获得受害者的谅解,那么在量刑阶段,此举或许有望被视作是减轻刑罚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
    2024-10-24 899次阅读
  • 2024.07.18 1917次阅读
  • 683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暴力犯罪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暴力犯罪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