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村的医疗保险能报多少
按照国家规定,农村居民医疗保险的报销比率高达85%,如果超出了基本额度限制,那么超出部分将由社会保险部门按照以下层次进行分段收费:
0至4万元区间的费用报销率为85%;
4万元至8万元区间的费用报销率为90%;
而对于8万元以上的费用则可报销95%。
同时,参加该项保险的居民在统筹区域内的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产生的符合规定的住院医疗费用,起始付费标准以上的部分,均由城乡居民医保基金按相应比例予以支付。
值得注意的是,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报销比例不得低于80%;
县级医疗机构的报销比例不得低于70%;
市级医疗机构的报销比例则不得低于60%。
各统筹地区会根据城乡居民医保基金的收支状况来合理地设置具体的支付比例。
作为我国最基本的社会保障政策之一,医疗保险为广大居民的健康提供了坚实有力的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二条
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第二十六条
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待遇标准按照国家规定执行。
第二十八条
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标准以及急诊、抢救的医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中支付。
二、农村的医保报销比例是多少
一、农村门诊报销:
1、村卫生室及村中心卫生室就诊报销60%;
2、镇卫生院就诊报销40%;
3、二级医院就诊报销30%;
4、三级医院就诊报销20%。
二、农村住院报销:
1、镇卫生院报销60%;
2、二级医院报销40%;
3、三级医院报销30%。
三、农村大病报销比例:
1.5001-10000元报销65%
2.10001-18000元报销70%。
3.镇级合作医疗住院及尿毒症门诊血透、肿瘤门诊放疗和化疗补偿年限额1.1万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三十条下列医疗费用不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
(一)应当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的;
(二)应当由第三人负担的;
(三)应当由公共卫生负担的;
(四)在境外就医的。
医疗费用依法应当由第三人负担,第三人不支付或者无法确定第三人的,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法律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它既保护我们的权益,也规范我们的行为。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我们都需要充分了解和理解法律,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虽然法律可能看起来复杂和深奥,但是只要我们愿意花时间去学习和理解,就能够掌握它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农村的医疗保险能报多少”,每一篇文章都是一次学习和理解法律的机会,我们应该抓住这些机会,不断提高我们的法律素养,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