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婚前协议出轨净身出户有法律效力吗
确实如此。
婚前协议中确立“净身出户”原则具有充分的法律效力。
许多人为了给予配偶充足的安全感,往往选择在结婚之前签订协议,规定一旦发生离婚事件,他们愿意毫不保留地放弃所有财产,从而为婚姻生活提供必要的保障。
从法律角度来看,这种婚前协议以“净身出户”方式处置财产的做法,无疑具有充分的法律效应。
在实际的离婚案例中,一旦双方经协商达成一致,签署了自行自愿放弃全部财产的书面协议,那么这项条款便具备法律约束力,这同样符合个人财产自愿处分的规则,完全不同于忠诚协议中的相关条款。
若签订协议后,任何一方反悔并拒绝履行,另一方可向当地法院提起诉讼,这份协议书将被视为有力的证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二、婚前协议不公证是否有效
婚前财产协议不公证也有法律效力。
只要双方就婚前财产的归属基于自愿的原则达成了书面协议,该书面协议无论是否做了公证,均具有法律效力。只是,经过公证的婚前财产协议在证明力上更高。法律规定,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
但是协议中的约定如果存在下列情况的,则会使约定无效:
一、约定财产归子女所有,但是该财产并未实际赠与给子女。
二、约定不动产归一方所有,但是未办理过户。
三、约定谁提离婚谁无财产这种限制离婚自由、人身自由的条款。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
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夫或者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相对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者妻一方的个人财产清偿。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法律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它既保护我们的权益,也规范我们的行为。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我们都需要充分了解和理解法律,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虽然法律可能看起来复杂和深奥,但是只要我们愿意花时间去学习和理解,就能够掌握它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婚前协议出轨净身出户有法律效力吗”,每一篇文章都是一次学习和理解法律的机会,我们应该抓住这些机会,不断提高我们的法律素养,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