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府拖欠工资怎么解决
若政府拖欠员工工资,劳作者有权采取多种合法措施以追回自身应得薪酬:
首先,劳作者可向劳动行政管理部门提出投诉。
此举为最为直接与高效之途径,劳作者可通过电话或亲身前往所在地区劳动行政部门进行投诉。
劳动行政部门将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相关规定,对相关用工单位展开监督及检查,并强制其偿还所拖欠的工资。
其次,劳作者亦可选择申请劳动仲裁。
此乃解决劳动争议的关键环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法律法规,若用工单位未能及时或全额支付劳动报酬,劳作者有权依法向所在地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劳动仲裁。
若仲裁结果对劳作者不利,劳作者仍有权利在收到裁决书后的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此外,劳作者还可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
若仲裁机构未能支持劳作者的诉求,劳作者有权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依法签发支付令。
最后,劳作者还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的规定,要求用工单位按照应付金额的百分之五十至百分之一百之间的比例,额外支付赔偿金。
另外,劳作者也可充分利用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微信公众号提供的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如遇欠薪问题,可随时提交欠薪线索,尤其适用于农民工欠薪问题的反映。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九十一条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
(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四)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二、政府拖欠征地补偿款怎么处理
被拖欠征地补偿款,那么可以先向市、县级人民政府或当地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要求履行补偿安置职责。
如果行政机关拒不履行,可以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法院判决政府履行征收补偿协议,支付征地补偿款。
《行政诉讼法》第十二条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下列诉讼:
(一)对行政拘留、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罚款、警告等行政处罚不服的;
(二)对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不服的;
(三)申请行政许可,行政机关拒绝或者在法定期限内不予答复,或者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有关行政许可的其他决定不服的;
(四)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关于确认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决定不服的;
(五)对征收、征用决定及其补偿决定不服的;
(六)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或者不予答复的;
(七)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经营自主权或者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土地经营权的;
(八)认为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力排除或者限制竞争的;
(九)认为行政机关违法集资、摊派费用或者违法要求履行其他义务的;
(十)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支付抚恤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者社会保险待遇的;
(十一)认为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未按照约定履行或者违法变更、解除政府特许经营协议、土地房屋征收补偿协议等协议的;
(十二)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他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除前款规定外,人民法院受理法律、法规规定可以提起诉讼的其他行政案件。
法律的力量不仅仅在于它的约束力,更在于它的教育和引导作用。它教育我们如何正确地行事,如何尊重他人的权益,如何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政府拖欠工资怎么解决”,我们可以从中得到许多有价值的启示和教训。我们应该珍视这些教训,将它们内化为我们的行为准则,以便更好地遵守法律,更好地生活在这个法治社会中。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