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纠纷 > 劳动合同 > 合同没到期离职行吗

合同没到期离职行吗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5.18 · 2137人看过
导读:合同未到期,你可以提出离职。根据劳动法规,需与用人单位协商解除或提前30天书面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如遇拖欠工资、未提供劳动保护等情形,可立即解除合同,无需提前通知。
合同没到期离职行吗

一、合同没到期离职行吗

鉴于劳动合同尚未届满的情况下,当事人可提出辞去现有职务或工作。

根据我国劳动法法规的相关规定解读如下:

首先,若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方达成共识,则可解除现有的劳动合同关系

其次,劳动者在履行了相应的告知义务之后,也有权选择解除劳动合同

具体而言,劳动者需提前三十天向用人单位递交书面通知,方可解除劳动合同。

而对于处于试用期阶段的劳动者来说,只需提前三天通知用人单位,便可解除劳动合同。

最后,如果用人单位未能及时且足额地支付劳动者应得的工资报酬,或者没有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提供足够的劳动保护措施和劳动条件等情况出现时,劳动者有权立即解除劳动合同,无需事先征得用人单位的同意。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二、合同没到期自己离职是否有失业金

合同没到期自己离职,不属于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不能申领失业金

失业人员符合下列条件的,从失业保险基金中领取失业保险金

(一)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已经缴纳失业保险费满一年的;

(二)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

(三)已经进行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

“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包括下列情形:

一是劳动合同终止的。

二是用人单位提出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是由用人单位提出解除聘用合同或者被用人单位辞退、除名、开除的。

四是被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

五是劳动者本人依照《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六是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情形。

社会保险法》第四十五条

失业人员符合下列条件的,从失业保险基金中领取失业保险金:

(一)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已经缴纳失业保险费满一年的;

(二)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

(三)已经进行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

法律是一种普遍的约束,它既保护我们的权益,也规范我们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充分了解和理解法律,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更好地生活在这个法治社会中。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合同没到期离职行吗”,法律的学习和理解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和探索。我们应该珍视这个过程,把它看作是一次自我提升的机会,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网站地图

更多#劳动合同相关

  • 可以辞职。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2024-06-03 1432次阅读
  • 2024.09.01 6081次阅读
  • 可以。劳动合同没到期可以辞职。1,劳动者可以和用人单位协商解除劳动合同;2、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3、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2024-06-27 806次阅读
  • 2024.08.08 3417次阅读
  • 劳动合同未终止时,员工可提出离职,但应履行提前通知义务,否则需承担经济赔偿责任。 中国法律规定,劳动者应提前三十天书面通知用人单位,试用期则只需提前三天。 若单位违规,员工可发起劳动争议调解和劳动保障监察。 劳动仲裁流程包括申请、受理、立案准备和审理裁决。
    2024-09-13 1497次阅读
  • 2024.08.06 3120次阅读
  • 劳动合同签了然后辞职是否违约还要分情况的,试用期内辞职不算违约,和用人单位协商辞职不算违约,但是未经用人单位同意辞职,或者协商不成就离开就是属于违约行为,那样需要承担相应的后果。
    2024-05-23 1014次阅读
  • 2024.09.20 9265次阅读
  • 员工合同期内欲离职,应依《劳动合同法》规定,提前30日(试用期提前3日)递交辞职申请书,无需雇主审批,到期即可离职。若雇主存在违法行为,员工可即时离职并要求支付工资、补偿金等。若员工擅自离职给雇主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责任。
    2024-09-13 1437次阅读
  • 2024.09.26 5147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劳动合同最新文章

遇到劳动合同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