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诉讼仲裁 > 治安管理 > 追缴违法所得的法律依据

追缴违法所得的法律依据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5.09 · 5912人看过
导读:追索违法所得的法律依据主要源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前者规定公安机关对不需治安惩处的违规者,若涉及违法收益,应依法追缴;后者则明确所有违法犯罪所得财物应追缴或退赔,违禁品和犯罪工具应没收,所有没收财物和罚款上缴国库。
追缴违法所得的法律依据

一、追缴违法所得的法律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第十二条、十三条、十四条以及第十九条等相关条款,对于无需进行治安惩处的特定情况作出了明确的法律指引。

在此基础上,公安机关应对确实不需采取治安惩处措施的违规者,若其涉及违法收益,必须按照法定程序予以追缴;如涉及非法财产,亦应严格遵循法规进行收缴。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第六十四条中明文规定,所有违法犯罪分子所获得的违法所得财物及追缴后退还的财物都应该予以追缴或责令退赔

针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必须依法立即返还。

同时,对于违禁物品和用于犯罪活动的个人财物,必须依照规定进行没收。

所有没收的财物和罚款,均须绝对上交国家财政部门,任何人员不能擅自挪用或私自处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四条

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应当予以没收。没收的财物和罚金,一律上缴国库,不得挪用和自行处理。

二、追缴违法所得法律依据

根据《刑法》第六十四条规定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

判决后违法所得的追缴指的是在判决后,对于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都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其中的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应当予以没收,一律上缴国库;而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则应当及时返还。

没收违法所得程序是:

1、人民法院受理没收违法所得的申请发出公告。公告期间为六个月。

2、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近亲属和其他利害关系人有权申请参加诉讼,也可以委托诉讼代理人参加诉讼。

3、人民法院在公告期满后对没收违法所得的申请进行审理。利害关系人参加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开庭审理

4、审理结果

(1)人民法院经审理,对经查证属于违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财产,除依法返还被害人的以外,应当裁定予以没收;

(2)对不属于应当追缴的财产的,应当裁定驳回申请,解除查封、扣押、冻结措施。

(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近亲属和其他利害关系人或者人民检察院可以提出上诉、抗诉

5、终止审理

(1)在审理过程中,在逃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动投案或者被抓获的,人民法院终止审理。

6、救济方式

(1)对没收违法所得或者驳回申请的裁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近亲属和其他利害关系人或者人民检察院可以在5日内提出上诉、抗诉。

(2)没收违法所得裁定生效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到案并对没收裁定提出异议,检察院向原作出裁定的法院提起公诉

(3)原裁定正确的,予以维持,不再对涉案财产作出判决

(4)原裁定有错误的,应当撤销原裁定,并在判决中对有关涉案财产一并作出处理。

《刑法》第三十六条

由于犯罪行为而使被害人遭受经济损失的,对犯罪分子除依法给予刑事处罚外,并应根据情况判处赔偿经济损失。

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犯罪分子,同时被判处罚金,其财产不足以全部支付的,或者被判处没收财产的,应当先承担对被害人的民事赔偿责任

第六十四条

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应当予以没收。没收的财物和罚金,一律上缴国库,不得挪用和自行处理。

法律是社会的基石,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的重要手段。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追缴违法所得的法律依据”,法律不仅是一种规定,更是一种教育和引导。我们应该从法律中学习如何正确地行事,如何尊重他人的权益,如何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法治社会的理想,才能真正实现公正和公平。

网站地图

更多#治安管理相关

  • 根据《刑法》第六十四条规定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判决后违法所得的追缴指的是在判决后,对于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都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其中的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应当予以没收,一律上缴国库;而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则应当及时返还。
    2024-10-14 893次阅读
  • 2024.06.06 1569次阅读
  • 根据《刑法》第六十四条规定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 判决后违法所得的追缴指的是在判决后,对于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都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其中的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应当予以没收,一律上缴国库;而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则应当及时返还。 没收违法所得程序是: 1、人民法院受理没收违法所得的申请发出公告。公告期间为六个月。
    2024-09-25 1393次阅读
  • 2024.02.21 8529次阅读
  • 追索违法所得的法律依据主要源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前者规定公安机关对不需治安惩处的违规者,若涉及违法收益,应依法追缴;后者则明确所有违法犯罪所得财物应追缴或退赔,违禁品和犯罪工具应没收,所有没收财物和罚款上缴国库。
    2024-04-15 1155次阅读
  • 2024.03.01 3739次阅读
  • 违法活动所得利益特定情形下需追回。若家人知晓并窝藏、隐匿、转手等,或无偿、低价获取,要担责受罚被追缴。若家人不知且无不当行为,则通常无需担责,不必担心被追缴。
    2024-10-29 1101次阅读
  • 2024.09.28 4549次阅读
  • 即使盗窃案件中的违法所得被挥霍,司法机关仍应追缴。根据我国法律,犯罪所得应追回或退还,受害人财产应适时返还。违禁品及支持犯罪的个人财物应无条件没收。追缴工作至关重要,以维护法律秩序和公平正义。
    2024-09-03 866次阅读
  • 2024.07.25 1203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治安管理最新文章

遇到治安管理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