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取保候审 > 取保候审后被判缓刑刑期从什么时候开始算

取保候审后被判缓刑刑期从什么时候开始算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4.20 · 1831人看过
导读:取保候审后,缓刑起始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缓刑罪犯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接受政府监控管理,如实汇报言行举止及日常生活状况,遵守会客规定,离开居住地需事先获得书面批准。缓刑期间应依法实施社区矫正措施,考验期满,无禁止情形,原判刑罚自动免除并公开宣布。
取保候审后被判缓刑刑期从什么时候开始算

一、取保候审后被判缓刑刑期从什么时候开始算

取保候审之后,缓刑的开始日期将自判决确定之日起算。

对于被依法宣告缓刑的罪犯,他们需要严格遵守以下各项规定:

1、积极遵循现行法律和行政法规,接受政府部门的有效监控与管理;

2、严格按照相关审查管理机构的规定,如实汇报自己的言行举止以及日常生活状况;

3、严格遵守当地审查管理机构针对会客行为的相关规定;

4、若因特殊原因需离开居住地的市区或县城或者要求迁居,必须事先获得审查管理机构的书面批准。

根据法律规定,对于已经被宣告缓刑的罪犯,在缓刑期内,应该依法实施社区矫正措施。

只要没有法律明确禁止的情形,一旦缓刑考验期满,原来判处的刑罚将自动得到免除,并会向公众公开宣布这一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七十二条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第七十三条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

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

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二、取保候审是不是开庭没有去当天就会收监

取保候审后,如果有证据证明犯罪事实,法院是要被判刑,如果判实刑会被收监;如果判缓刑,就不收监。取保候审只是刑事案件中的强制措施之一,不是取保后就没事或者一定要判缓刑了,认罪态度较好的,会增加缓刑的机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1、犯罪情节较轻;

2、有悔罪表现;

3、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4、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在人民法院二审期间,犯罪嫌疑人羁押期已经超过一审法院所判处的有期徒刑的,也适用取保候审。犯罪嫌疑人、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也可以为其申请取保候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法律是一种普遍的约束,它既保护我们的权益,也规范我们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充分了解和理解法律,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更好地生活在这个法治社会中。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取保候审后被判缓刑刑期从什么时候开始算”,法律的学习和理解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和探索。我们应该珍视这个过程,把它看作是一次自我提升的机会,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律图有在线律师,如果您有任何的疑惑,欢迎您随时咨询。

网站地图

更多#取保候审相关

  • 347次阅读
  • 缓刑并非从取保候审起算。 缓刑是对已确认违法应受罚的人先定罪暂不坐牢,若期间遵守规定则原判刑罚可不再执行。 而取保候审是刑事案中警方手段,是为让案件审判顺利进行,并非最终处置。 二者不同,缓刑是一种刑罚执行方式,取保候审是办案程序。
    2024-09-03 825次阅读
  • 2024.08.01 1958次阅读
  • 431次阅读
  • 1、缓刑考验期,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判决确定之日是指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如果提出上诉或者抗诉后,经二审维持原判的,则应从二审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需要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进行考察,判决前先行羁押的日期,不予折抵缓刑考验期。 2、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三条 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
    2024-09-30 916次阅读
  • 2024.10.09 1465次阅读
  • 401次阅读
  • 情况如下:1、判缓刑的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2、判决确定之日是指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如果提出上诉或者抗诉后,经二审维持原判的,则应从二审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3、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需要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进行考察,判决前先行羁押的日期,不予折抵缓刑考验期。
    2024-10-21 926次阅读
  • 2024.09.13 3526次阅读
  • 301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取保候审最新文章

遇到取保候审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