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纠纷 > 劳动仲裁 > 员工申请劳动仲裁技巧有哪些

员工申请劳动仲裁技巧有哪些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4.12 · 2023人看过
导读:员工申请劳动仲裁策略:深入了解案件,核实被申请人身份,利用社保、工作证件等;确认管辖权的劳动仲裁委员会;完善申请书,包括个人及被申请人信息;准备充分证据,如合同、工资单、社保账单等;提交申请书及证据,打印三份;等待仲裁委审查,五个工作日内将通知立案及开庭日期。
员工申请劳动仲裁技巧有哪些

一、员工申请劳动仲裁技巧有哪些

技巧一:

首先关键在于对案件状况深入了解,明确签订劳动合同的执行主体,亦即探寻被申请人的身份。

当前某些企业采用让员工签署空白劳动合同的方式规避责任,从而使劳动者在寻求劳动仲裁时难以精准定位用工方或用人单位。

然而通常而言,我们仍可借助社保账目、工作证件等手段来核实被申请人的具体身份。

技巧二:

必须确定处理该劳动争议案件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具有管辖权,一般情况下由各个区域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审理。

根据法律规定,此类争议应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用工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行使管辖权。

技巧三:

务必起草完善的《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其一般模式包括申请人的个人资料如姓名及住处、被申请人的公司名称、社会信用代码以及详细地址等。

此外,您还可查阅网络上关于《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的标准样板以获取更多指导。

技巧四:

务必准备充分的证据材料,例如《劳动合同》、工资单据、社保账单等文件,为了更加严谨,若有音频记录,请把它们制成光盘备份。

技巧五:

将《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及其相关证据材料提交至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注意需打印三份,一份提供给他们,另两份则留给自己(针对劳务派遣关系,所准备的材料应为四份)。

技巧六: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在收到上述材料后,将在五个工作日内进行初步审查,并以邮件或短信形式通知申请人/劳动者。

如果仲裁委员会同意立案,那么它将同时告知案件开庭日期。《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二、员工申请劳动仲裁公司如何应对

当企业接到员工的劳动仲裁后处理具体如下:

1、力争双方自行协商解决。

协商是指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采取自治的方法解决纠纷,根据劳动争议当事人的合意或者团体协议,双方互相协商,最后通过协商解决争议。双方通过协商方式自行和解,是当事人应首先争取解决争议的途径。

2、申请调解。调解程序是指劳动纠纷的一方当事人就已经发生的劳动纠纷向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的程序。调解是由劳动争议双方或法律指定的第三者介入争议,以帮助双方达成协议为目的,为其提供劝说和解决的过程。

3、积极参与仲裁程序。劳动争议仲裁是指劳动争议当事人自愿把劳动争议提交法定第三者处理,由其就劳动争议的事实和责任做出对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的判断和裁决。若经过调解双方达不成协议,当事人一方或双方可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也可以直接申请仲裁。目前只有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是由劳动部门会同有关方面进行协调处理,不适用仲裁程序。《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九条

用人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拖欠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处理。

法律是社会的基石,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的重要手段。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员工申请劳动仲裁技巧有哪些”,法律不仅是一种规定,更是一种教育和引导。我们应该从法律中学习如何正确地行事,如何尊重他人的权益,如何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法治社会的理想,才能真正实现公正和公平。如果您还需要咨询相关的其他问题,可通过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我们会匹配专业律师为您解答问题。

网站地图

更多#劳动仲裁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劳动仲裁最新文章

遇到劳动仲裁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