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金融诈骗辩护 > 新刑法票据诈骗罪既遂如何判?

新刑法票据诈骗罪既遂如何判?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3 · 1367人看过
导读:新刑法票据诈骗罪既遂如何判需要根据金融票据诈骗活动的犯罪所得数额来认定。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新刑法票据诈骗罪既遂如何判?

一、新刑法票据诈骗罪既遂如何判?

1、票据诈骗罪既遂法院会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应当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金融票据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明知是伪造、变造汇票本票支票而使用的;

(二)明知是作废的汇票、本票、支票而使用的;

(三)冒用他人的汇票、本票、支票的;

(四)签发空头支票或者与其预留印鉴不符的支票,骗取财物的。

二、票据诈骗罪与非罪的界限是什么?

行为人主观上是否明知,是否以骗取他人财物为目的是区别罪与非罪的重要标准。本条为避免混淆罪与非罪的界限,对行为人主观方面的一些状况进行了特别规定。如使用伪造、变造、或者作废的汇票、本票、支票,行为人在主观上必须是“明知”的,在主观上是否明知其所使用的汇票、本票、支票是伪造、变造或者作废的,是划分是否构成本罪的重要界限之一。如果行为人在使用汇票、本票、支票时,在主观上确实不知道该票据是伪造、变造或者作废的,则不构成本罪。应当注意的是,在司法实践中判断行为人主观上是否明知,不是仅依据行为人自己的供述,而是要在全面了解整个案件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后得出结论。对于冒用他人的票据、签发空头支票或者与其预留印鉴不符的支票、签发无资金保证的汇票、本票或者在出票时作虚伪记载以及使用伪造、变造的其他银行结算凭证的行为人必须具有诈骗他人财物的故意和目的,没有这种故意和目的,就不能构成本罪。

三、票据诈骗罪与伪造、变造金融票证罪的界限是什么?

两罪的根本区别在于,伪造、变造金融票证罪惩治的是伪造、变造行为本身,而金融票据诈骗罪惩治的是使用这些金融票据进行诈骗的行为。如果行为人仅仅是伪造、变造金融票证,而没有使用的,则这种行为触犯了《刑法》第177条的规定,构成伪造、变造金融票证罪。但司法实践中这两种犯罪往往又是联系在一起的,表现为行为人先伪造、变造汇票、本票、支票或者其他银行结算凭证,然后使用该伪造、变造的票证进行诈骗活动,这种情形实际上属于一种牵连犯的情形,应当从一重罪,即按票据诈骗罪论罪处罚,而不实行数罪并罚

新刑法票据诈骗罪既遂如何判要由人民法院综合行为人所实施的票据诈骗行为的严重程度以及犯罪所得数额的大小来认定,票据诈骗罪侵害的不仅仅是我国的金融管理制度,也侵害了票据的合法权益。本篇文章内容希望能为您提供帮助,如果还存在疑问的话,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与专业律师进行沟通。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金融诈骗辩护相关

  • 370次阅读
  • 票据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金融票据进行诈骗活动,骗取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犯本罪的,具体量刑标准如下:1、进行金融票据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2024-10-11 957次阅读
  • 2024.08.07 2234次阅读
  • 440次阅读
  • 票据诈骗罪既遂,判刑包括三点:1、一般情况下,诈骗金额较大,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同时并处不等罚金;2、金额巨大或其他严重情节,判处五年至十年有期徒刑,同时并处不等罚金;3、金额特别巨大或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同时并处不等罚金或没收财产。
    2024-10-24 964次阅读
  • 2024.08.15 1429次阅读
  • 416次阅读
  • 票据诈骗罪既遂这样判:有“明知是作废的汇票、本票、支票而使用”等法定情形之一,进行金融票据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2024-09-01 1215次阅读
  • 2024.08.25 1683次阅读
  • 453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金融诈骗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金融诈骗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