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离婚 > 协议离婚有哪些风险

协议离婚有哪些风险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8 · 2004人看过
导读:当前的社会中,在就业、出行、购物等各种情形时,都是可能会遇到一些法律权益被他人侵害等一系列的法律问题,所以我们应该多学习了解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在面对这些法律问题时我们就可以通过法律的方式来维权了。在本文内容中我们对协议离婚有哪些风险进行了解答,希望能解答您的问题。
协议离婚有哪些风险

一、协议离婚有哪些风险

协议离婚的风险主要有:

1、离婚协议书的内容,不具备强制执行力。

协议离婚的协议书内容,不像法院的判决和调解书一样,具有法律效力

协议离婚后,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协议离婚中的义务,比如,不及时支付抚养费,或不履行房屋过户手续,另一方当事人还得另行起诉打官司,让法院确认离婚协议有效并赋予强制执行权利后,再申请法院执行。

这就意味着协议离婚手续完全白费了。

建议:将离婚协议书公证,这样在对方不履行协议时,可以直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2、离婚协议书的内容,可能会隐藏有后患。

由于当事人不具备应有的法律素养,加上有些婚姻登记机关的相关法律知识相对较少,在审核相关离婚协议时,看不到离婚协议书中隐藏的风险,或对一方当事人不利的因素,导致可能有后患发生。

建议:在签订离婚协议时最好咨询离婚律师

3、离婚协议书的内容,当事人从诉讼程序上有反悔的权利。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解释

(二)》的规定,男女双方协议离婚后一年内就财产分割问题反悔,请求变更或者撤销财产分割协议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但该文件同时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后,未发现订立财产分割协议时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的,应当依法驳回当事人的诉讼请求

但毕竟一方当事人离婚后一年内从司法程序上有反悔的权利。

建议:在签订离婚协议时,最后又第三人在场或者将离婚协议公证,以防对方反悔。

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条

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

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

第一千零七十七条 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前款规定期限届满后三十日内,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证;未申请的,视为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二、分居离婚的条件有哪些

分居离婚的条件如下:

一、分居的原因是夫妻感情不和。如果是因为工作、学习等原因造成的分居不构成可以判决离婚的分居情形。

二、分居的时间已满两年,并且是连续满两年。如果是分居后和好,然后又分居,两次分居的时间叠加满两年的,也不构成可以判决离婚的分居情形。

三、夫妻分居的实质是互不履行夫妻性生活之义务。

《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

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

(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三、离婚协议书有有效期

离婚双方签订离婚协议并去民政局办理离婚登记后,离婚协议书将长久有效。

离婚协议中关于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的条款,对男女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登记离婚后当事人因履行上述协议发生纠纷的,可以向法院起诉。

就财产分割问题反悔的,当事人可向法院起诉请求撤销财产分割协议。

起诉之后,法院也受理的,经过审理发现订立财产分割协议时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的,会依法驳回当事人的诉讼请求。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六十九条

当事人依照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条签订的离婚协议中关于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的条款,对男女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登记离婚后当事人因履行上述协议发生纠纷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七十条

夫妻双方协议离婚后就财产分割问题反悔,请求撤销财产分割协议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人民法院审理后,未发现订立财产分割协议时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的,应当依法驳回当事人的诉讼请求。

从上面的内容中我们可以知道,如果遇到协议离婚有哪些风险的问题我们应该知道怎样去处理了。实际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面对很多法律方面的问题,因此我们更应该多多了解一些法律方面的知识,才能够在面临这些问题的时候更好的通过法律去解决。本文所提供的法律知识内容仅供参考,如果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点击下方“立即按钮”咨询专业律师的帮助。

网站地图

更多#离婚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离婚最新文章

遇到离婚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