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诉讼仲裁 > 司法文书 > 民法典持续侵权行为的诉讼期限如何算

民法典持续侵权行为的诉讼期限如何算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3.01 · 1751人看过
导读:当前的社会中,在就业、出行、购物等各种情形时,都是可能会遇到一些法律权益被他人侵害等一系列的法律问题,所以我们应该多学习了解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在面对这些法律问题时我们就可以通过法律的方式来维权了。在本文内容中我们对民法典持续侵权行为的诉讼期限如何算进行了解答,希望能解答您的问题。
民法典持续侵权行为的诉讼期限如何算

一、民法典持续侵权行为诉讼期限如何算

民法典持续侵权行为的诉讼期限是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期限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期限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二、民法典侵权行为的期限是多久

民法典侵权行为的期限是三年。侵权行为,是指侵犯他人的人身财产或知识产权,依法应承担民事责任违法行为。侵权行为发生后,在侵害人与受害人之间就产生了特定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即受害人有权要求侵权赔偿损失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期限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期限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三、民法典房屋侵权诉讼期限是多长时间

民法典房屋侵权纠纷的诉讼期限为三年。

侵权属于民事纠纷,适用民事诉讼期限。一般民事诉讼时为三年,从当事人知道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起算。如果受害人向侵权者主张权利,则期限从最后一次主张权利之日起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期限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期限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对于民法典持续侵权行为的诉讼期限如何算的问题的答案,上述文章内容中已经作出了详细的解答,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是需要对相关的法律知识进行了解的,这样才能够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您还有其他相关问题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咨询律图网专业律师。

网站地图

更多#司法文书相关

  • 侵占罪可以被认定为持续性犯罪的一种。根据我国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的规定,侵占罪系指行为人将原本由其负责保管的他人财产或是他人所遗漏之物品、掩埋于地下之物品非法地据为己有,且对于他人要求返还或交出此类财产的请求予以拒绝的行为。这种犯罪行为的持续性主要体现在对相关财产的实际掌控以及非法占有这两个方面,直至案件被揭露或财产被归还给原所有者为止。
    2024-09-04 1480次阅读
  • 2024.08.18 2513次阅读
  • 贪污罪作为一种持续性犯罪行为,表现为个体在一段时间内反复实施非法侵占国有财产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多次贪污未受惩处者的累计金额将作为处罚依据。这表明,即使单次贪污金额不大,累计起来也可能构成严重犯罪。贪污罪的持续性体现在行为的连续性、时间段内的持续进行、多次行为的累加效应以及不同时期内行为性质的一致性。因此,贪污罪确实具有持续行为的特性。
    2024-09-06 993次阅读
  • 2024.09.10 2078次阅读
  • 刑法中的抢劫罪非连续犯,以行为实施而非结果为导向。仅需行为人现场使用暴力、威胁等方式直接夺取他人财产所有权,无论是否实际得利或数额多少,只要对社会秩序构成危害,即构成犯罪。对此类行为,法律定刑为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伴随罚金。
    2024-09-18 1098次阅读
  • 2024.08.15 2494次阅读
  • 持续性违约纠纷的诉讼时效期限为三年,自违约状态结束之日起计算。 如遇特殊情况,可根据相关法律详细规定执行。 若权益受侵害超过二十年,人民法院不再保护,除非在特殊情况下提出延续请求。
    2024-09-06 1152次阅读
  • 2024.09.14 2109次阅读
  • 侵占罪为典型的行为犯犯罪类型,并非连续犯。依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侵占罪的犯罪构成要素包含了对他人财产的非正当获取、涉案金额必须达到相应标准以及拒绝归还或交付被侵占之物等事实行为。这类违法行为一经实施,便构成完整意义上的刑事犯罪,与是否随着时间流逝而持续进行无关。因此,侵占罪应当被视为行为犯而非连续犯。
    2024-08-28 894次阅读
  • 2024.08.10 9118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司法文书最新文章

遇到司法文书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