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类 > 行政处罚 > 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区别有什么

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区别有什么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0 · 3360人看过
导读:当前的社会中,在就业、出行、购物等各种情形时,都是可能会遇到一些法律权益被他人侵害等一系列的法律问题,所以我们应该多学习了解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在面对这些法律问题时我们就可以通过法律的方式来维权了。在本文内容中我们对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区别有什么进行了解答,希望能解答您的问题。
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区别有什么

一、行政强制措施行政强制执行区别有什么

1、目的不同。

行政强制执行的目的在于强制相对人履行义务或达到与履行义务相同的状态;行政强制措施的目的则是使相对人的人身与财产保持一定的状态,从而预防、制止或者控制正在发生或可能发生的违法行为或危险状态。

2、前提不同。

行政强制执行的前提是法定义务人不履行法定义务;行政强制措施不以行政相对人不履行法定义务为适用条件,而是以危害社会的行为或事件的发生为前提。

3、动因不同。

行政强制执行的起因只能是义务人负有不作为义务而作为或负有作为义务而不作为的行为;而行政强制措施的起因,既可以是危害社会的行为,也可以是危害社会的某种事件的发生,甚或是某种状态的出现。

4、实施主体不同。

行政强制执行的实施主体包括行政机关和人民法院;行政强制措施的实施主体只有行政机关。

5、结果不同。

行政强制执行的结果是以义务人履行义务或达到与履行义务相同状态而结束;行政强制措施在情况调查清楚后,经认定不需要继续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应该解除强制、恢复原状,经认定需要继续实施强制措施的,应依法采取相应的处理决定

行政强制法》第二条

本法所称行政强制,包括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

行政强制措施,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为制止违法行为、防止证据损毁、避免危害发生、控制危险扩大等情形,依法对公民的人身自由实施暂时性限制,或者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财物实施暂时性控制的行为。

行政强制执行,是指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对不履行行政决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强制履行义务的行为。

二、在我国的法律规定中行政强制措施的设定是什么

行政强制措施的设定:

1、行政强制措施由法律设定;

2、尚未制定法律,且属于国务院行政管理职权事项的,行政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公民人身自由、冻结存款汇款”和应当由法律规定的行政强制措施以外的其他行政强制措施;

3、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且属于地方性事务的,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查封场所、设施或者财物以及扣押财物”的行政强制措施;

4、“法律、法规”以外的其他规范性文件(如规章)不得设定行政强制措施;

5、法律对行政强制措施的对象、条件、种类作了规定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不得作出扩大规定。

《行政强制法》第十条

尚未制定法律,且属于国务院行政管理职权事项的,行政法规可以设定除本法第九条第一项、第四项和应当由法律规定的行政强制措施以外的其他行政强制措施。

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且属于地方性事务的,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本法第九条第二项、第三项的行政强制措施。

法律、法规以外的其他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行政强制措施。

三、行政处罚罚款强制执行的期限一般是多长时间

行政处罚的申请强制执行期限,是三个月。如果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没有强制执行权,而当事人既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也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则该机关可以自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的三个月申请法院执行。

行政处罚法》第七十二条

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三)根据法律规定,采取其他行政强制执行方式;

(四)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的规定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行政强制法》第五十三条

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又不履行行政决定的,没有行政强制执行权的行政机关可以自期限届满之日起三个月内,依照本章规定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行政强制法》第五十四条

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前,应当催告当事人履行义务。催告书送达十日后当事人仍未履行义务的,行政机关可以向所在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执行对象是不动产的,向不动产所在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从上面的内容中我们可以知道,如果遇到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区别有什么的问题我们应该知道怎样去处理了。实际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面对很多法律方面的问题,因此我们更应该多多了解一些法律方面的知识,才能够在面临这些问题的时候更好的通过法律去解决。本文所提供的法律知识内容仅供参考,如果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点击下方“立即按钮”咨询专业律师的帮助。

网站地图

行政类专业问答普法

全部

更多#行政处罚相关

  • 遣返出境是对特定群体的行政惩罚措施。它主要针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非法入境、工作或违反其他相关法律规定的海外人士。通常情况下,这些人一旦被遣返,至少在1至5年内不得再次进入中国领土。这是一项严厉的处罚,旨在维护国家的法律秩序和边境安全。
    2024-09-18 1030次阅读
  • 2024.09.06 4074次阅读
  • 强制执行措施主要包括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和逮捕。拘传针对未被羁押者,强制其出庭;拘留针对现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限制其人身自由;取保候审要求嫌疑人提供担保或缴纳保证金,确保不逃避司法程序;监视居住则是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居住限制。
    2024-07-10 1448次阅读
  • 2024.08.22 3111次阅读
  • 在刑事诉讼程序中,我国设立了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和逮捕等五种强制措施。 这些措施旨在保障侦查、起诉和审判活动的有序进行,同时适度限制犯罪嫌疑人及被告人的人身自由。 根据案件情况,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会采取相应的强制措施。
    2024-07-10 1242次阅读
  • 2024.02.27 1564次阅读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包括刑事拘留、取保候审、监视居住、逮捕和传唤拘传。刑事拘留是对现行犯或重大嫌疑人的严厉手段,取保候审要求嫌疑人提供担保,监视居住限制其离开居所,逮捕则剥夺其人身自由以防妨碍诉讼或造成社会危害。
    2024-07-10 878次阅读
  • 2024.02.24 1638次阅读
  • 取保候审是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旨在防止涉案人员在未经法定程序逮捕或制约时逃避调查、起诉和审理。公安、检察、法院等司法机构可根据案情,责令涉案人员提交保证人或缴纳保证金,并开具保证书,确保随时待传唤。取保候审主要适用于情节轻微、无需立即拘留或逮捕的犯罪嫌疑人,以限制其行动自由。承担羁押义务后,处理取保候审的替代策略最为优先和有价值。
    2024-07-10 1449次阅读
  • 2024.03.04 1821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行政处罚最新文章

遇到行政处罚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