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个人债务 > 老赖的小产权房子能否执行

老赖的小产权房子能否执行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8 · 1851人看过
导读:当前的社会中,在就业、出行、购物等各种情形时,都是可能会遇到一些法律权益被他人侵害等一系列的法律问题,所以我们应该多学习了解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在面对这些法律问题时我们就可以通过法律的方式来维权了。在本文内容中我们对老赖的小产权房子能否执行进行了解答,希望能解答您的问题。
老赖的小产权房子能否执行

一、老赖的小产权房子能否执行

小产权房能否作为房产法院强制执行,但一般采取的是以物抵款的形式办理,不能否拍卖。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

人民法院能否查封、扣押、冻结被执行人占有的动产、登记在被执行人名下的不动产、特定动产及其他财产权

未登记的建筑物和土地使用权,依据土地使用权的审批文件和其他相关证据确定权属。

对于第三人占有的动产或者登记在第三人名下的不动产、特定动产及其他财产权,第三人书面确认该财产属于被执行人的,人民法院能否查封、扣押、冻结。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八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二、无产权证的房屋能否分割

无产权证的房屋能否分割,应当对折价或者拍卖、卖取得的价款予以分割。双方当事人有争议且协商不成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判决由当事人使用,告知当事人待房屋取得完全所有权后另行起诉,不直接判决该房屋所有权的归属。

《民法典》第二百零九条

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依法属于国家所有的自然资源,所有权能否不登记。

《民法典》第三百零四条

共有人能否协商确定分割方式。达不成协议,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能否分割且不会因分割减损价值的,应当对实物予以分割;难以分割或者因分割会减损价值的,应当对折价或者拍卖、变卖取得的价款予以分割。

共有人分割所得的不动产或者动产有瑕疵的,其他共有人应当分担损失。

三、父母能否卖掉子女的房子

父母能否替孩子买房子,但是不能否随便卖孩子的房产。如果是房子的所有权人登记在子女的名下,这种情况父母想要卖子女的房子,那么必须要和子女进行商量,正常程序是只有孩子年满18周岁之后,经孩子同意才能否卖出。如果因为特殊情况必须要出售,那么首先取得所有监护人的签名文件,确认其监护人资格,然后再签署保证书,保证书中要指出:出售房产是为了孩子的利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十四条

监护人的职责是代理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等。

监护人依法履行监护职责产生的权利,受法律保护。

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因发生突发事件等紧急情况,监护人暂时无法履行监护职责,被监护人的生活处于无人照料状态的,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应当为被监护人安排必要的临时生活照料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四十条

所有权人对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从上面的内容中我们可以知道,如果遇到老赖的小产权房子能否执行的问题我们应该知道怎样去处理了。实际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面对很多法律方面的问题,因此我们更应该多多了解一些法律方面的知识,才能够在面临这些问题的时候更好的通过法律去解决。本文所提供的法律知识内容仅供参考,如果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点击下方“立即按钮”咨询专业律师的帮助。

网站地图

债权债务专业问答普法

全部

更多#个人债务相关

  • 437次阅读
  •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在一定的条件下,人民法院是可以执行被执行人妻子财产的,例如被执行人通过离婚逃避债务,将财产转移到妻子名下。财产转移一般指恶意转移财产。法律名词。“在法律文书发生法律效力后隐藏、转移、变卖、毁损财产,造成人民法院无法执行的”,即属于恶意转移资产的行为。
    2024-10-22 1116次阅读
  • 2024.02.28 1792次阅读
  • 302次阅读
  •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在一定的条件下,人民法院是可以执行被执行人妻子财产的,例如被执行人通过离婚逃避债务,将财产转移到妻子名下。财产转移一般指恶意转移财产。法律名词。“在法律文书发生法律效力后隐藏、转移、变卖、毁损财产,造成人民法院无法执行的”,即属于恶意转移资产的行为。
    2024-09-10 807次阅读
  • 2024.03.04 3069次阅读
  • 345次阅读
  • 关于老赖无力履行债务是否判刑,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若老赖确实因经济困难无力偿还,且经法院严格审查确认,一般不会受刑事处罚。但如果老赖故意隐瞒或非法处理财产,或具备偿还能力却逃避责任,可能构成拒不执行判决罪,面临刑事审判及法律制裁。
    2024-09-04 968次阅读
  • 2024.02.28 1759次阅读
  • 354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个人债务最新文章

遇到个人债务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