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犯罪辩护 > 故意讹钱是属于什么罪

故意讹钱是属于什么罪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9 · 2442人看过
导读:我国法律对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是有很多相关规定的,我们可以利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如果您生活中遇到了法律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本篇文章的内容来了解一些和故意讹钱是属于什么罪相关的法律规定。
故意讹钱是属于什么罪

一、故意讹钱是属于什么罪

属于诈骗罪,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首先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

欺诈行为从形式上来说包括两类,一类是虚构事实,二是隐瞒真相。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二、故意犯罪刑罚是什么

因故意犯罪受过刑事处罚,意思是犯罪人所犯罪行是因故意而非过失,故意又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受过刑事处罚,就是不仅定罪了,还判处了刑罚,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等。故意犯罪,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是却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

《刑法》第十四条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三、故意犯罪的刑罚是什么

因故意犯罪受过刑事处罚,意思是犯罪人所犯罪行是因故意而非过失,故意又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受过刑事处罚,就是不仅定罪了,还判处了刑罚,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等。故意犯罪,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是却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

《刑法》第十四条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通过上述文章中的内容,相信大家已经对故意讹钱是属于什么罪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建议大家可以多多了解一些这方面相关的法律知识,才可以在遇到法律问题的时候可以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针对上述文章中的问题,如果您还有不清楚需要了解的地方,可以直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和律师进行在线沟通。

网站地图

更多#刑事犯罪辩护相关

  • 61次阅读
  • 属于诈骗罪,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首先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欺诈行为从形式上来说包括两类,一类是虚构事实,二是隐瞒真相。
    2024-09-14 965次阅读
  • 2024.02.22 4265次阅读
  • 464次阅读
  •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犯罪中,“数额较大”的起罚点为一千元至三千元,“数额巨大”的起罚点为一万元至三万元。 各地高级人民法院可根据本地情况,在上述范围内制定具体标准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
    2024-09-03 868次阅读
  • 2024.03.01 1463次阅读
  • 429次阅读
  • 敲诈勒索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威胁或恐吓公私财物所有者或管理者,企图获取财产的行为。当涉及金额达到两千元至五千元以上,或多次实施此类行为时,可能构成敲诈勒索罪。该罪行不仅侵犯公私财物所有权,还危害他人人身权利和其他合法权益。其犯罪对象主要是公私财物,而非人员本身。敲诈勒索罪的表现形式主要是行为人采用各种威胁手段,迫使受害人交出财务,实现非法获利目的。
    2024-09-28 1293次阅读
  • 2024.02.29 2296次阅读
  • 383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刑事犯罪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刑事犯罪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