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处罚辩护 > 缓刑考验期由谁考察

缓刑考验期由谁考察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6 · 1606人看过
导读:我们的工作、学习甚至平常生活过程中,相信会遇到很多法律方面的问题,本篇文章对我们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作出了具体的法律知识解答,希望可以通过这篇文章帮助您了解更多与缓刑考验期由谁考察相关的法律方面知识。
缓刑考验期由谁考察

一、缓刑考验期由谁考察

1、缓刑是一种社区矫正制度,也就是所在的单位、居委会、村委会协同派出所执行的;

2、中国现行缓刑的监管机关是公安机关,缓刑犯的所在单位或者基层组织只是配合公安机关实施监管;

3、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如果没有违反法律法规的,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六条

社区矫正人员应当自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生效之日或者离开监所之日起十日内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报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为其办理登记接收手续,并告知其三日内到指定的司法所接受社区矫正。发现社区矫正人员未按规定时间报到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组织查找,并通报决定机关。

二、缓刑考验期要如何计算

缓刑是指人民法院对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犯罪分子,根据其犯罪情节和认罪、悔罪表现,认为原判刑罚可以暂缓执行,规定一定期限的考验期,在考验期内没有发生法定的撤销缓刑的情形、原判刑期不再执行的一种刑罚执行制度。

刑法》第七十三条

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

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

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三、缓刑考验期是如何计算

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判决确定之日是指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

如果提出上诉或者抗诉后,经二审维持原判的,则应从二审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需要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进行考察,判决前先行羁押的日期,不予折抵缓刑考验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三条

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

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面临很多法律问题,所以应该了解一些法律方面的知识,以免在遇到法律问题时无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相信上面文章的内容已经对缓刑考验期由谁考察的问题作出了解答,如果您还需要咨询相关的其他问题,可通过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我们会匹配专业律师为您解答问题。

网站地图

刑事辩护专业问答普法

全部

更多#刑事处罚辩护相关

  • 1、缓刑是一种社区矫正制度,也就是所在的单位、居委会、村委会协同派出所执行的;2、中国现行缓刑的监管机关是公安机关,缓刑犯的所在单位或者基层组织只是配合公安机关实施监管;3、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如果没有违反法律法规的,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2024-10-19 821次阅读
  • 2024.09.29 4018次阅读
  • 缓刑是一种社区矫正制度,也就是所在的单位、居委会、村委会协同派出所执行的。中国现行缓刑的监管机关是公安机关,缓刑犯的所在单位或者基层组织只是配合公安机关实施监管。
    2025-02-09 1224次阅读
  • 2024.08.20 1454次阅读
  • 假释期间考察事宜由社会矫正机构全权负责实施。在该段时间内,获准假释的罪犯必须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对其所做出的各项规定,在此基础之上,自觉服从并积极配合社会矫正机构开展的严格监管及管理工作。反之,若是有任何违反上述规定的行为发生,那么假释资格很可能将面临被撤销的风险。
    2024-10-12 1178次阅读
  • 2024.09.24 4978次阅读
  • 在缓刑考验期内撤销缓刑的,应当由司法所向司法局汇报情况,然后由法院宣告撤销缓刑。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情形,应当撤销缓刑,合并执行刑罚。
    2024-09-20 810次阅读
  • 2024.02.26 1646次阅读
  • 假释的考验期将由社区矫治机构全权负责进行落实和执行。在此期间,假释出狱的犯罪分子需严格遵循法律和行政规范,无条件接受各类监督;按照各监督机构规定的要求,定期向有关部门汇报其个人活动的状况;此外还应严格遵守监督机关制定的所有关于会客方面的规定;若需要离开原居住地、市区或者迁居他处,必须事先获得监督机关的批准并获得相应许可。
    2024-09-21 1040次阅读
  • 2024.08.07 2405次阅读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