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据规定16岁可以判死刑吗?
1、16岁不可以判死刑,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刑法》第四十九条
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2、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
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
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缓期执行的,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判决或者核准。
二、发现16岁的孩子犯罪怎么处理?
1、发现16岁的孩子犯罪可以到公安机关报警。
只要公民发现违法犯罪行为就可以举报。即使是报案错误,也不会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报案、控告、举报可以用书面或者口头提出。接受口头报案、控告、举报的工作人员,应当写成笔录,经宣读无误后,由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签名或者盖章。接受控告、举报的工作人员,应当向控告人、举报人说明诬告应负的法律责任。但是,只要不是捏造事实,伪造证据,即使控告、举报的事实有出入,甚至是错告的,也要和诬告严格加以区别。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应当保障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及其近亲属的安全。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如果不愿公开自己的姓名和报案、控告、举报的行为,应当为他保守秘密。
2、报案和举报的区别:
报案一般是针对犯罪事实的发生,报案材料提供的案件事实、证据材料较为简单笼统,往往不能明确指出犯罪嫌疑人;而举报内容则不仅有犯罪事实的发生,通常还具体指明了犯罪嫌疑人,提供的犯罪事实和证据材料相对具体和详细。
3、控告和举报两者的区别在于主体不同。
即控告是由遭受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被害人提出,而举报则一般是由与案件直接无利害关系的单位或者个人提出。
三、16周岁的未成年承担刑事责任后再起诉监护人可以获得赔偿吗?
1、未成年承担刑事责任后再起诉监护人可能可以获得赔偿、也有可能不能。
具体是否可以获得赔偿,与未成年的犯罪行为是否导致受害人遭受物质损失有关。
2、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1)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2)刑事附带民事案件的未成年被告人有个人财产的,应当由本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不足部分由监护人予以赔偿,但单位担任监护人的除外。
被告人对被害人物质损失的赔偿情况,可以作为量刑情节予以考虑。
实施犯罪行为的时候只有十六周岁的公民,不管实施了什么样的犯罪行为,都并不会被法院判处死刑。阅读此文后,如果对16岁可以判死刑吗存在其他相关疑问的,可通过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我们会匹配专业律师为您解答问题。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