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处罚辩护 > 关于后厨员工偷盗怎么处罚

关于后厨员工偷盗怎么处罚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1 · 2443人看过
导读:后厨员工偷盗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犯罪嫌疑人不满18周岁、已经取得受害人谅解,全部退赃退赔等情形下可以判处拘役、管制并处罚金,若是依旧不知道后厨员工偷盗怎么处罚可以选择继续阅读此文。
关于后厨员工偷盗怎么处罚

一、关于后厨员工偷盗怎么处罚

后厨员工偷盗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二、盗窃罪侵犯的是私人利益吗?

1、盗窃罪侵犯的不一定是私人的利益

盗窃罪侵犯的对象是公私财物,这种公私财物的特征是:

(1)一是能够被人们所控制和占有。

(2)二是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这种经济价值是客观的,可以用货币来衡量的,如有价证券等。

(3)三是能够被移动。所有的动产和不动产上的附着物都可能成为盗窃罪侵犯的对象。

(4)四是他人财物。由他人合法占有或使用,亦视为“他人的财物”。如寄售、托运、租借的物品。但有时也有这种情况,由自己合法所有、使用、处分的财物,也应视为“他人的财物”。

2、盗窃罪属于侵犯财产罪

盗窃罪被放置在《刑法》第五章,而《刑法》第五章是关于侵犯财产罪量刑标准的规定。

三、盗窃罪有没有法院退回重审的?

1、盗窃案件可能会被法院发回重审

二审民法院对不服第一审判决的上诉、抗诉案件,经过审理后,应当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1)原判决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的,应当裁定驳回上诉或者抗诉,维持原判;

(2)原判决认定事实没有错误,但适用法律有错误,或者量刑不当的,应当改判;

(3)原判决事实不清楚或者证据不足的,可以在查清事实后改判;也可以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

原审人民法院对于依照前款第三项规定发回重新审判的案件作出判决后,被告人提出上诉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作出判决或者裁定,不得再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

2、第二审法院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的案件,除有新的犯罪事实,人民检察院补充起诉的以外,原审人民法院也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罚

原审法院对于发回重新审判的案件,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依照第一审程序进行审判。

公私财物是受法律保护的,任何人不的违法窃取,如果非法的盗窃公私财物构成了犯罪犯罪嫌疑人就应该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轻者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重者最高判处无期徒刑,以上就是关于后厨员工偷盗怎么处罚的相关介绍。针对上述文章中的问题,如果您还有不清楚需要了解的地方,可以直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和律师进行在线沟通。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刑事处罚辩护相关

  • 14626次阅读
  • 后厨员工偷盗按盗窃罪处罚,处罚标准如下: 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根据《刑法》规定,盗窃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024-09-25 910次阅读
  • 2024.02.25 4409次阅读
  • 338次阅读
  • 单位员工厨房偷盗按盗窃罪处罚,处罚标准如下: 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根据《刑法》规定,盗窃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024-09-23 1016次阅读
  • 2024.02.28 3676次阅读
  • 6555次阅读
  • 非法集资涉及面广,危害极大。扰乱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非法集资活动以高回报为诱饵,以骗取资金为目的,破坏了金融秩序,影响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严重损害群众利益,非法集资案频发高额回报影响社会稳定。非法集资有很强的欺骗性,容易蔓延,犯罪分子骗取群众资金后,往往大肆挥霍或迅速转移、隐匿,使受害者损失惨重,极易引发群体事件,甚至危害社会稳定。损害了政府的声誉和形象。
    2024-12-20 1000次阅读
  • 2024.02.21 2248次阅读
  • 407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刑事处罚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刑事处罚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