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暴力犯罪辩护 > 我国入室抢劫未成年判多久

我国入室抢劫未成年判多久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4 · 2175人看过
导读:未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涉嫌抢劫罪一般不会判刑,已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抢劫一般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若是依旧不知道入室抢劫未成年判多久可以选择继续阅读此文。
我国入室抢劫未成年判多久

一、我国入室抢劫未成年判多久

未成年人如果已满十四周岁的入室抢劫能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未成年人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决定减轻处罚的,应当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

抢劫罪】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入户抢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七)持枪抢劫的;

(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二、怎样区分抢劫与抢夺

抢劫罪是使用暴力,或者是使用了胁迫的方式,比如说用语言威胁,以这种形式来达到当场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

抢夺罪是趁人不注意时实施抢占他人财物的行为。

抢劫与抢夺的区别:

(一)抢劫罪表现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强制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而抢夺罪表现为乘人不备公然夺取数额较大的财物,使他人来不及反抗;

(二)抢劫罪不但侵犯了他人的财产权利,还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权利,而抢夺罪只侵犯了财产权利;

(三)抢劫罪对财物的数额没有要求,而构成抢夺罪要求抢夺的财物数额较大。

根据有关司法解释,抢夺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500元至2000元以上的,为“数额较大”。但是,携带凶器抢夺,或者犯抢夺罪后,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都构成抢劫罪。

抢劫是使用暴力以及足以压制他人使他人不敢反抗的方式强取财物,而抢夺虽然也有一个抢字,但它不依靠暴力的强制,而是乘人不备夺取,依靠的是突然性,快速与敏捷,基本属于巧取的犯罪,而不像抢窃是豪夺的方式。另外根据法律的规定,携带凶器抢夺的以抢劫论,这个凶器一般指管制刀具,也包括其他足以致人重伤死亡的器具。只要行为人主观上意图在犯罪中使用,客观上该凶器处在随时可用的状态,就足以转化为抢劫罪。至于是否向被害人显示,不影响犯罪的构成。

三、抢劫罪既遂与未遂的界限

1、关于抢劫罪既遂与未遂的区分标准,是法学界和司法实践中争论的一个重要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观点:

(1)应以行为人的抢劫是否非法占有了公私财物为标准,已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为既遂,尚未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是未遂。

(2)认为抢劫罪是以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为特征的侵犯财产权利,同时也侵犯人身权利的犯罪。因此,无论抢到财物与否,只要在抢劫中侵犯了被害人的人身权利,就是既遂。

(3)认为本条对抢劫罪分两款作了规定,实际上是两个犯罪构成,因此,应当按照两种情况,分别确定既遂与未遂的标准,即第一款是一般抢劫罪,就应以抢到财物与否为既遂与未遂的标准;第二款是结果加重犯,不存在未遂的问题。

2、区分抢劫罪的既遂与未遂,应当以抢劫罪的犯罪构成要件是否具备,即法定的犯罪结果是否已经造成为标准。

抢劫罪的犯罪构成有基本的和加重的两种形态。因而,其既遂未遂标准应分别考察,当犯罪事实属于基本的犯罪构成时。以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是否取得财物为准;当行为人的行为属于本条所定加重情节之一时,已具备加重形态的全部要件,无论行为人是否抢到财物,应是犯罪既遂

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以上就是关于入室抢劫未成年判多久的相关介绍。阅读完上文内容如果还没有解答您的问题,您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暴力犯罪辩护相关

  • 356次阅读
  • 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明确规定,入室抢劫乃为抢劫罪的一种形式。该条款进一步阐释道,“入户抢劫者”应受以严厉惩罚,包括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乃至无期徒刑,更有可能被判处死刑,同时须缴纳罚金或对其财产予以没收。因此,可以明确地说,入室抢劫构成了抢劫罪,且属于需加重处罚的犯罪行为之一。
    2024-09-06 1186次阅读
  • 2024.06.21 104766次阅读
  • 396次阅读
  • 针对如行凶、杀人、抢劫等严重威胁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可采取必要的自我防卫措施。在防卫过程中导致不法分子伤亡,不属于防卫过当,无需承担刑事责任。但需注意,防卫行为应在合理限度内。若超出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可能构成防卫过当,需承担法律责任。此外,抢劫后杀人或同时实施抢劫与杀人行为,构成抢劫罪和故意杀人罪,应依法数罪并罚,最高可判死刑。
    2024-09-06 1108次阅读
  • 2024.07.07 7841次阅读
  • 441次阅读
  • 我国刑法中没有对入室抢劫罪作出相关规定,入室抢劫为抢劫罪的一个加重情节。抢劫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构成入室抢劫的,一般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024-09-08 866次阅读
  • 2024.06.30 53887次阅读
  • 387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暴力犯罪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暴力犯罪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