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院案件审理流程是什么
法院审理案件的流程有以下五个程序:
1.由书记员查明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是否到庭,并宣布法庭纪律。
2.由审判长宣布开庭,并由审判长核对当事人,宣布案由,宣布审判人员、书记员名单,告知当事人有关的诉讼权利义务,询问当事人是否提出回避申请。
3.进行法庭调查。法庭调查按照下列顺序进行:当事人陈述;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出示书证、物证、视听资料和电子数据;宣读鉴定意见;读勘验笔录。其间,当事人经法庭许可,可以向证人、鉴定人、勘验人发问。
4.进行法庭辩论。
5.评议和宣判。法庭辩论或被告人最后陈述结束后,法官进入评议室评议,做出裁判。
二、法院审理案件时可以主动适用诉讼时效吗
法院在审理民事诉讼时,是不会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诉讼时效的抗辩权一般由当事人主张。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第一百九十三条
人民法院不得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三、法院可以去旁听吗
可以。可以去法院旁听开庭,但有一定限制。根据规定,只要是公开审理的案件,必须允许旁听,一般情况下,只要凭身份证就可以进入法庭了。有些案件需要时,根据法庭场所和参加旁听人数等情况,不一定满足所有人的旁听愿望,所以必须持人民法院发出的旁听证进入法庭。
去旁听时首先需接受安全检查,不能携带违禁物品;其次要遵守法庭纪律,未经允许不得随意拍照、不得干扰庭审,未经法庭许可不得对庭审活动进行录音、录像、拍照或使用移动通讯工具等传播庭审活动,防止片面化、碎片化的信息误导舆论(注:未经法庭许可私自录音录像法院可能会对其行为进行罚款),干扰审判;庭审过程中不得随意走动、离席、接打电话等。
未经审判长或者独任审判员许可,不得在庭审过程中录音、录像、摄影。开庭的过程中,一般是允许旁听。不过,需要遵守法庭纪律。而对于违反法庭纪律的人,审判长给予口头警告、训诫;没收录音、录像和摄影器材,责令退出法庭或者经院长批准予以罚款、拘留。对哄闹、冲击法庭,侮辱、诽谤、威胁、殴打审判人员等严重扰乱法庭秩序的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情节较轻的,予以罚款、拘留。
下列人员不得旁听:
(一)未成年人(经法院批准的除外);
(二)精神病人和醉酒的人;
(三)其他不宜旁听的人。
法院审理案件分为普通程序和简易程序,法院在审理民事诉讼时,是不会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诉讼时效的抗辩权一般由当事人主张。以上就是关于法院案件审理流程的相关介绍。希望通过上文中的法律知识能为您提供帮助,如果还需要了解其他相关问题,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咨询律师。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