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金融诈骗辩护 > 在我国4万元诈骗罪判几年

在我国4万元诈骗罪判几年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2 · 1759人看过
导读:在我国诈骗4万元属于诈骗金额巨大的情形,依据我国《刑法》规定会被判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诈骗罪是用欺骗手段骗取他人财产。更多有关于4万元诈骗罪判几年问题的详细解答,请看下面文章内容。
在我国4万元诈骗罪判几年

一、在我国4万元诈骗罪判几年?

1、诈骗4万元,会被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法律规定,诈骗4万元构成诈骗罪“数额巨大的情形”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诈骗罪的基本构造为:行为人非法占有为目的实施欺诈行为-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行为人取得财产-被害人受到财产上的损失。

2、《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

二、诈骗罪和非法集资的区别是怎样的?

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犯罪主观故意不同,集资诈骗罪是行为人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意图永久非法占有社会不特定公众的资金,具有非法占有的主观故意;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行为人只是临时占用投资人的资金,行为人承诺而且也意图还本付息。

从筹集资金的目的和用途看,如果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的目的是为了用于生产经营,并且实际上全部或者大部分的资金也是用于生产经营,则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如果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的目的是为了用于个人挥霍,或者用于偿还个人债务

或者用于单位或个人拆东墙补西墙,则定集资诈骗罪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从单位的经济能力和经营状况来看,如果单位有正常业务,经济能力较强,在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时具有偿还能力,则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如果单位本身就是皮包公司,或者已经资不抵债,没有正常稳定的业务,则定集资诈骗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三、诈骗罪的犯罪构成要件有什么的?

1、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有些犯罪活动,虽然也使用某些欺骗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经济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体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财产所有权。所以,不构成诈骗罪。

2、客观要件。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首先,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欺诈行为从形式上说包括两类,一是虚构事实,二是隐瞒真相;从实质上说是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的行为。欺诈行为使对方产生错误认识,对方产生错误认识是行为人的欺诈行为所致;即使对方在判断上有一定的错误,也不妨碍欺诈行为的成立。

3、主体要件。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4、主观要件。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综上所述可知,诈骗罪4万元依据法律规定会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诈骗是违法行为,会被追究刑事责任。通过上述文章内容希望能够解答您有关于4万元诈骗罪判几年的问题,如果您对此问题还存有疑问,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专业律师可在线为您解答。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金融诈骗辩护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金融诈骗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金融诈骗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