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事务 > 合同纠纷 > 哪些是合同欺诈,合同欺诈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哪些是合同欺诈,合同欺诈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7 · 1627人看过
导读:无论我们是在工作、学习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可能会遇到各种法律方面的问题,所以我们平常就需要多了解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在遇到了法律问题时,就能够很好的去处理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了。本篇内容中整理了一些与哪些是合同欺诈,合同欺诈的法律后果有哪些相关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对您有帮助。
哪些是合同欺诈,合同欺诈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一、哪些是合同欺诈,合同欺诈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合同欺诈是以订立合同为手段,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欺骗方法骗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合同欺诈的法律后果主要包括侵权民事责任违法行政责任犯罪刑事责任。合同欺诈行为造成被欺诈人人身和财产的不利益,依法应承担侵权民事责任的行为。合同欺诈行为使参加交易的人没有安全感,使市场运行缺乏稳定的信用支持,应予以罚款、吊销营业执照等行政责任。合同欺诈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

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二、合同欺诈行为的法律后果是哪些

合同欺诈行为的法律后果如下:一、被欺诈的一方可以向法院申请撤销合同合同撤销后该合同自始没有约束力,并且当事人需要彼此返还财产,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欺诈一方还需要对被欺诈一方给予补偿。

二、构成犯罪的,将被处以下列刑罚

(一)诈骗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二)诈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三)诈骗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条

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

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三、如果处理离退休还有三年合同到期的情况是哪些

离退休还有三年合同到期的,如果劳动者在该公司连续工作满已经15年了,则单位不能因为劳动合同到期而与劳动者解除合同劳动合同应当延续至劳动者退休为止。如果单位解除了合同的,则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单位继续履行合同,或者解除合同后要求单位双倍支付经济补偿金

如果劳动者在该单位连续工作尚未满十五年的,则劳动合同到期了,单位是可以与之解除劳动合同的,不过单位需要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五)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从上面的内容中我们可以知道,如果遇到哪些是合同欺诈,合同欺诈的法律后果有哪些的问题我们应该知道怎样去处理了。实际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面对很多法律方面的问题,因此我们更应该多多了解一些法律方面的知识,才能够在面临这些问题的时候更好的通过法律去解决。本文所提供的法律知识内容仅供参考,如果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点击下方“立即按钮”咨询专业律师的帮助。

网站地图

更多#合同纠纷相关

  • 404次阅读
  • 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2024-12-19 1428次阅读
  • 2024.07.27 13114次阅读
  • 416次阅读
  • 合同欺诈就是指订立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利用对方当事人不知情的情况故意采用欺骗的方法;如故意陈述虚假事实、隐瞒真实情况等,使对方当事人陷于认识上的错误,从而违背自己的真实意识而作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从而达到获取不正当利益的目的。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2024-12-25 947次阅读
  • 2024.06.15 12350次阅读
  • 384次阅读
  • 合同欺诈就是指订立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利用对方当事人不知情的情况故意采用欺骗的方法;如故意陈述虚假事实、隐瞒真实情况等,使对方当事人陷于认识上的错误,从而违背自己的真实意识而作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从而达到获取不正当利益的目的。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2024-12-25 1132次阅读
  • 2024.02.28 1521次阅读
  • 466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合同纠纷最新文章

遇到合同纠纷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