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处罚辩护 >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如何处罚?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如何处罚?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4 · 1787人看过
导读: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其实无论我们是在购物、出行、学习还是工作中,都是离不开法律知识的,我们应该要学会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您的生活正面临着与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如何处罚?相关的问题而无法解决的话,那么可以从本文内容中来寻找答案。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如何处罚?

一、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如何处罚?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处罚分为两档:编造爆炸生化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十五年以下有期徒刑。编造、故意传播虚假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则不构成本罪构成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

刑法》第四十五条

有期徒刑的期限,除本法第五十条、第六十九条规定外,为六个月以上十五年以下。

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

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如何判断是否构成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

符合下列条件可判断构成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

1、侵犯的客体为正常的社会秩序。

2、客观方面表现为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

3、犯罪主体是已满十六周岁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4、主观上是故意。

《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

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三、哪些要素会构成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

构成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犯罪要件共包括:主体为一般主体;主观方面必须出于故意;侵害的客体为社会秩序;客观方面则表现为传播编造的恐怖信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

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查看了上面文章的内容,相信已经已经对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如何处罚?的问题进行了解答。实践中我们遇到法律方面的问题时,需要沉着冷静的面对并解决,必要时可以寻求法律专业人士的帮助。阅读完上文内容如果还没有解答您的问题,您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

网站地图

更多#刑事处罚辩护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刑事处罚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刑事处罚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