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诉讼仲裁 > 受理范围 > 经济案的诉讼费是怎么收取的?

经济案的诉讼费是怎么收取的?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1 · 2062人看过
导读:经济案的诉讼费是根据财产的标的额收取的,法律当中明确的规定不超过1万元的,实际上就是按照50元每件的标准来缴纳诉讼的费用。经济案的诉讼费是怎么收取的,这个问题可以参考本文内容。
经济案的诉讼费是怎么收取的?

一、经济案的诉讼费是怎么收取的?

经济案的诉讼费是根据财产的标的额收取的,案件受理费是指当事人进行民事诉讼依法应向人民法院交纳的一定费用。因案件情况不同,案件受理费的征收标准和办法也有所不同。经济纠纷诉讼费用一般按照下面的标准执行。

1、不超过1万元的,每件交纳50元;

2、超过1万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2.5%交纳;

3、超过10万元至20万元的部分,按2%交纳;

4、超过20万元至50万元的部分,按1.5%交纳;

5、超过50万元至100万元的部分,按1%交纳;

6、超过100万元至200万元的部分,按0.9%交纳;

7、超过200万元至500万元的部分,按0.8%交纳;

8、超过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部分,按0.7%交纳;

9、超过1000万元至2000万元的部分,按0.6%交纳;

10、超过2000万元的部分,按0.5%交纳。

财产案件受理费的计算方法是按照上述规定对诉讼标的额分段计算,之后相加,所得总数即为应收额。

二、经济纠纷诉讼基本原则是什么

经济诉讼的基本原则,是指法律规定的在整个经济诉讼过程中起指导作用的基本准则。它是人民法院进行审判活动和经济诉讼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进行诉讼活动所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经济诉讼的基本原则包括诉讼共同性的原则和特有的原则。就特有原则而言,主要有:

1、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 ;

2、法院调解原则 ;

3、处分原则 ;

4、辩论原则 ;

5、支持起诉原则 ;

6、同等原则和对等原则 ;

7、检察监督原则。

三、民事经济诉讼的时间是什么

民事诉讼的时间在法律上没有明确规定,关于民事案件的审理期限,适用普通程序的为立案之日起六个月,特殊情况经批准可延长;适用简易程序的,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二审程序中,对判决的上诉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特殊情况需延长,由院长批准;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应在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终审裁定。

刑事案件中,公诉案件的审理期限为受理后二个月,至迟不超过三个月,有特殊情况的可延长;对于自诉案件中被告人被羁押的,审限与公诉案件一样,被告人未被羁押的,审限为受理后六个月刑事案件的二审程序,一般应在受理后二个月内审结,法定及特殊情况经批准可延长。行政案件一审审理期限为六个月,特殊情况经批准可延长,二审审理期限为三个月,同样,有特殊情况经批准可延长。审理过程中,如出现公告、鉴定、管辖权异议等情况,则相应期间不计入审理期限。

经济案的诉讼费是怎么收取的,这个问题在上述文章中给出了明确的解答,若是存在经济方面的纠纷,到当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是需要提交民事起诉状和证据材料,同时需要缴纳诉讼费。本文所提供的法律知识内容仅供参考,如果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点击下方“立即按钮”咨询专业律师的帮助。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受理范围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受理范围最新文章

遇到受理范围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