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金融诈骗辩护 > 我国诈骗农民工工资判多久

我国诈骗农民工工资判多久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19 · 2836人看过
导读:诈骗农民工工资一般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若是法院审理案件之后发现,发现案件当事人诈骗的数额巨大,则可能会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若是依旧不知道诈骗农民工工资判多久可以选择继续阅读此文。
我国诈骗农民工工资判多久

一、我国诈骗农民工工资判多久?

1、诈骗农民工工资一般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2、涉嫌犯诈骗罪,不一定可以被判处缓刑

诈骗罪是否可去争取到缓刑,看该情节是否严重与轻微,看看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申请缓刑的适用条件

缓刑适用条件是:

(1)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

(2)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适用缓刑不致再危害社会。这是适用缓刑的根本条件。也即有些犯罪分子虽然被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但是其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不能表明不予关押也不致再危害社会,不能宣告缓刑。

(3)犯罪分子不是累犯。累犯屡教不改、主观恶性较深,有再犯之虞,适用缓刑难以防止其再犯新罪。所以,即使累犯被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也不能适用缓刑。

二、 诈骗与合同诈骗怎么区分?

诈骗罪与合同诈骗罪的区别包括两者侵犯的客体不同

1、两者侵犯的客体不同

一般诈骗罪侵害的是简单客体,即公私财物的所有权,而合同诈骗罪侵犯的是复杂客体,即不仅侵犯了公私财物所有权,而且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秩序,这是合诈骗罪与一般诈骗罪的本质区别。因此,前者在犯罪的归类上属侵犯财产罪,而后者则属于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2、两者的客观表现形式不同

在客观方面,合同诈骗罪在客观方面的表现必须与合同有关,行为人实施诈骗行为表现为以欺骗手段与对方当事人签订合同,在合同签订或者履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行为,而诈骗罪的表现形式则没有这样的限制,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或者伪造公文、证件来骗取财物,或者编造谎言、假冒身份、涂改单据,或以介绍工作名义骗取财物的;

3、犯罪主体不同

在犯罪主体上,合同诈骗罪的犯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即签订或履行合同的一方当事人;而诈骗罪则为一般主体,即一切实施诈骗行为的自然人和单位。

三、被诈骗报警能把钱追回来吗

1、被骗钱后,报案立案后,钱财有追回的可能,但概率很低,需要受害人配合以及相关部门的重视。如果抓到犯罪嫌疑人后,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如果犯罪人没钱的话,就可能追不回损失。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四条

【犯罪所得、违禁品、犯罪所用物品的处理】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应当予以没收。没收的财物和罚金,一律上缴国库,不得挪用和自行处理。

法院审理诈骗案件之后,可能会判处诈骗行为人承担有期徒刑、支付罚金等的处罚。当然在罪名成立之后,法院也有可能不会判处刑罚。以上就是关于诈骗农民工工资判多久的相关介绍。阅读了本篇文章,如果您的问题仍未得到解答,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在线咨询律师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金融诈骗辩护相关

  • 1、劳动者可以到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监察部门投诉。2、可以到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支付工资。如果未签订劳动合同,还可以要求支付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
    2024-08-08 1213次阅读
  • 2024.09.21 4154次阅读
  • 找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或起诉。《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第十条规定: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有权依法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和提起诉讼。任何单位和个人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行为,有权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举报。
    2024-08-09 861次阅读
  • 2024.09.29 6013次阅读
  • 需要。收集相关具有劳动关系及所欠工资的证据。这个是非常重要的,任何事情都需要证据。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或者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如劳动监察部门)申请(申请最好以书面申请为好),要求相关部门依法责令欠薪单位限期整改并下达指令书、行政处理决定书等文书。
    2024-05-16 1290次阅读
  • 2024.06.24 252033次阅读
  • 农民工工资属于劳动争议,我国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适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2024-06-12 1053次阅读
  • 2024.08.04 5890次阅读
  • 最简单的方法,是电话投诉到当地劳动执法监察大队。其次,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法院发出支付令后,劳动者可以向用人单位索赔,如果还不赔,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2024-08-09 1456次阅读
  • 2024.08.21 3009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金融诈骗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金融诈骗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