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诉讼仲裁 > 受理范围 > 民事诉讼代理费用标准是什么

民事诉讼代理费用标准是什么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3 · 2390人看过
导读:民事诉讼收费标准根据不涉及财产关系的和涉及财产关系的有所不同,不涉及财产关系的民事案件代理费用时三千元,涉及财产关系的案件,主要根据争议的标的额比例决定收费,若是依旧不知道民事诉讼代理费用标准可以选择继续阅读此文。
民事诉讼代理费用标准是什么

一、民事诉讼代理费用标准是什么

民事案件代理费用如下:

1.不涉及财产关系的案件,3000元/件,可上浮50%,下浮不限;

2.涉及财产关系的案件,按争议标的额比例,在规定的幅度内,分段按比例累加收费:

诉讼标的额 收费比例

1万元以下 (含1万元) 500元—1500元/件;

1万元至10万元(含10万元) 2%—5%;

10万元至50万元(含50万元) 1.7%—3.5%;

50万元至100 万元(含100万元) 1.4%—2.8%;

100万元至500万(含500万元) 0.7%—1.5% ;

500万元至1000万元(含1000万元) 0.4%—0. 8%;

1000万元以上部分,按最高不超过 0.4%, 双方协商确定。

二、民事诉讼起诉的条件有哪些

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简单地讲,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财产权利或人身权或其他权益直接遭到他人的侵害或者直接与之发生了权利、义务归属的争执。

2、有明确的被告。

所谓明确的被告,是指原告起诉必须明确指出被告是谁,也就是要明确谁侵害了他的民事权益,或者谁与他发生民事权益的争议。只有被告明确,诉讼方能成立。但是需明确的一点是,法律要求有明确的被告,重点在“有”字,而不论被告是否“正当”,也就是说即使当事人告错了人,选错了被告,并不妨碍诉讼的成立。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有具体的诉讼请求,是指原告要求人民法院予以确认或保护的民事权益的内容和范围应当明确、具体,请求人民法院保护什么、支付什么、反对什么,应清楚、明白,不允许模模糊糊、模棱两可,否则,人民法院难以确定审判保护的对象和范围,因而难以提供审判保护的方法。

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原告起诉的案件应该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也就是说,应当属于由人民法院主管,人民法院依法有权对这一案件进行审判。而应当由行政机关或企业内部处理的纠纷则不属于人民法院管辖。

三、民事诉讼流程是什么?

1、原告起诉。

2、法院受理后将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

3、被告在十五日内提交答辩状,法院在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送达原告如果被告不提交答辩状,不影响审理。

4、决定开庭审理的案件,法院在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并公告。

5、法庭调查阶段包括:当事人陈述;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宣读鉴定结论;宣读勘验笔录。

6、法庭辩论包括:原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答辩;第三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或者答辩;互相辩论。 法庭辩论终结,由审判长按照原告、被告、第三人的先后顺序征询各方最后意见。

7、法庭辩论终结,应当依法作出判决。判决前能够调解的,还可以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8、判决宣告。

民事案件当事人可以委托2个代理人,委托的代理人可以是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等。以上就是关于民事诉讼代理费用标准的相关介绍。通过上述文章内容希望能够解答您的问题,如果您对此还有疑问,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专业律师可在线为您解答。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受理范围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受理范围最新文章

遇到受理范围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