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金融诈骗辩护 > 诈骗罪签了谅解书怎样判

诈骗罪签了谅解书怎样判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1 · 2337人看过
导读:诈骗罪得到谅解书的判决是,诈骗数额较大的,可以不起诉或免于刑事处罚;诈骗数额超过较大范围的,从轻处罚。诈骗罪的认定标准是具有非法占有目的,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等。关于诈骗罪签了谅解书怎样判可以参考下文。
诈骗罪签了谅解书怎样判

一、诈骗罪签了谅解书怎样判

诈骗罪已退还赃款有谅解书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但可以最大限度地依法从轻或减轻处罚

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诈骗金额三千元可以立案

根据法律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因此,诈骗公私财物价值达到三千元的,就构成诈骗罪。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诈骗罪可以取保候审吗

诈骗罪有取保候审的。如果犯诈骗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形的是可以取保候审的。取保候审需要符合法定的条件,然后提出申请,但是是否批准还要看办案机关是否认可。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规定

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三、诈骗罪有关认定的条件

首先,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欺诈行为从形式上说包括两类,一是虚构事实,二是隐瞒真相,二者从实质上说都是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的行为。欺诈行为的内容是,在具体状况下,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并作出行为人所希望的财产处分。因此不管是虚构、隐瞒过去的事实,还是当下的事实与将来的事实,只要具有上述内容的,就是一种欺诈行为。如果欺诈内容不是使他们作出财产处分的,则不是诈骗罪的欺诈行为。

其次,欺诈行为使对方产生错误认识。对方产生错误认识是行为人的欺诈行为所致,即使对方在判断上有一定的错误,也不妨碍欺诈行为的成立。在欺诈行为与对方处分财产之间,必须介入对方的错误认识。如果对方不是因欺诈行为产生错误认识而处分财产,就不成立诈骗罪。欺诈行为的对方只要求是具有处分财产的权限或者地位的人,不要求一定是财物的所有人或占有人。

再次,成立诈骗罪要求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之后作出财产处分。财产处分包括处分行为与处分意思,作出这样的要求是为了区分诈骗罪与盗窃罪。处分财产表现为直接交付财产,或者承诺行为人取得财产,或者承诺转移财产性利益。行为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他人放弃财物,行为人拾取该财物的,也应以诈骗罪论处。但是,向自动售货机中投入类似硬币的金属片,从而取得售货机内的商品的行为,不构成诈骗罪,只能成立盗窃罪。

最后,欺诈行为使被害人处分财产后,行为人便获得财产,从而使被害人的财产受到损害。

诈骗罪有谅解书的,如果诈骗数额只是较大的,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或者免于刑事处罚。如果超过较大的,一般从轻处罚。以上就是诈骗罪签了谅解书怎样判的相关内容。如果您遇到了相关的法律问题,希望得到律师的帮助,可以通过下方“立即咨询”按钮与律师在线沟通。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金融诈骗辩护相关

  • 475次阅读
  • 诈骗案件可以写谅解书,且谅解书对于量刑是有帮助的,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具体量刑由法官裁决。诈骗罪,如果取得受害人的谅解书,可以对犯罪嫌疑人从宽处罚,对量刑作用较大。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2024-09-29 1429次阅读
  • 2024.08.20 6671次阅读
  • 362次阅读
  • 对于涉嫌欺诈罪的被告人,如能获取受害人谅解书,将对其量刑带来显著正面效果。这份谅解书不仅是被告人真诚认罪与深切悔过的有力证明,还可能促使司法机关在审理时考虑给予从轻量刑,体现了法律的人文关怀与宽严相济原则。谅解书成为衡量被告人悔罪态度的重要标尺,有助于促进案件的和解与公正裁决。
    2024-09-25 1179次阅读
  • 2024.02.28 2358次阅读
  • 414次阅读
  • 在诈骗案件中,受害者有权选择是否提供谅解书。若受害者愿意宽恕并放弃追诉或请求减刑,谅解书可作为减轻犯罪分子刑责的考量因素。但法院会综合评估受害者的谅解程度、犯罪分子的悔罪表现及赔偿情况,以公正裁决是否适用缓刑或其他非刑罚措施。谅解书虽重要,但非唯一决定因素。
    2024-09-06 932次阅读
  • 2024.03.04 2557次阅读
  • 451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金融诈骗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金融诈骗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