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暴力犯罪辩护 > 故意伤人罪怎么判定刑期

故意伤人罪怎么判定刑期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1 · 1170人看过
导读:故意伤害罪判刑标准最轻是管制,最重是死刑,对犯罪嫌疑人的量刑标准主要和故意伤害行为给受害人造成的损伤程度有关,此外也要综合考虑犯罪动机,赔偿情况,认罪态度等情节,若是依旧不知道故意伤人罪怎么判定可以选择继续阅读此文。
故意伤人罪怎么判定刑期

一、故意伤人罪怎么判定刑期?

判刑标准和造成的损伤程度有关,一般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量刑上限是死刑

刑法

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故意伤害罪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1、要有损害他人身体的行为

损害他人身体的行为的方式,既可以表现为积极的作为,亦可以表现为消极的不作为。前者如拳打脚踢、刀砍枪击、棒打石砸、火烧水烫等;后者则如负有保护幼儿责任的保姆不负责任,见幼儿拿刀往身上乱戳仍然不管,结果幼儿将自己眼睛刺瞎的行为,就可构成本罪。既可以由自己实施,又可以利用他人如未成年人、精神病人实施,还可以利用驯养的动物如毒蛇、狼犬等实施。既可以针对人身的外表,造成外部组织的残缺或容貌的毁坏,又可以针对人体的内部,造成内部组织、器官的破坏,妨碍其正常的功能活动。总之,无论是直接由本人实施还是间接实施,亦无论是针对何种部位,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只要出于故意,能造成他人的人身健康伤害,即可构成本罪。

2、损害他人身体的行为必须是非法进行的

如果某种致伤行为为法律所允许,就不能构成故意伤害罪,如正当防卫造成伤害而未过当的,医生对病人截肢治病等。经被害人同意的伤害,是否合法,要做具体分析。如果被害人的同意是为了达到危害社会的目的,这种同意不能排除伤害行为的非法性;如果这种同意是为了有益于社会的目的、则可以排除他人伤害行为的非法性。对于具有激烈对抗性体育运动项日中发生的伤害行为是否具有合法性,也应作具体分析。如果这种致伤动作本身为该项运动项目的规则所允许,这种伤害一般不能认为具有刑法上的非法性。如在足球比赛时,依据“合理冲撞规则”所实施而引起伤害的动作,一般不认为是伤害罪:如果比赛中动作粗鲁,明显违反规则要求,具有伤害他人身体故意的,也应按故意伤害罪论处。

3、损害他人身体的行为必须已造成了他人人身一定程度的损害,才能构成本罪

只是一般性的拳打脚踢、推拉撕扯,不会造成伤害结果的,则不能以本罪论处。伤害结果其表现可多种多样,有的是破坏了他人组织的完整性,如咬去鼻子、砍断手脚;有的是损害了他人器官的正常功能,如听觉、视觉、味觉丧失,精神失常等。但就结果的严重程度而言,则有3种形态,即轻伤、重伤或死亡。如果没有造成轻伤以上的伤害如没有达到伤害等级或虽达到等级却属轻微伤,则不能以本罪论处。

三、故意伤害与一般殴打行为的界限

故意伤害罪与非罪的界限,重点应把握故意伤害与一般殴打行为的界限。故意伤害,是指伤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表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对人体组织完整性的破坏,一种是对人体器官机能的损害。而一般的殴打行为,通常只造成人体暂时性的疼痛或神经轻微,并不伤及人体的健康。当然,殴打行为不伤及人体的健康并非绝对,而只能是相对而言的。例如,朝人鼻子打一拳,有可能造成鼻青脸肿的后果;用手撕一下,也可能造成表皮损伤。但这种行为都不属于犯罪,不能以故意伤害罪论处,而只能予以行政处罚

故意伤害罪判刑标准不是固定的,比如犯罪嫌疑人用特别残忍的手段造成受害人严重残疾,最少也会被法院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但造成受害人轻伤的判刑标准一般不超过三年有期徒刑。以上就是关于故意伤人罪怎么判定的相关介绍。希望本篇文章内容能够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相关问题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咨询律图专业律师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暴力犯罪辩护相关

  • 故意伤致轻伤应严惩,适用三年以下刑,有有期徒刑、拘役、管制等。判刑要考虑多因素,如犯罪突然性等。有自首、立功、积极赔偿获谅解等表现可从轻减轻处罚,反之,手段残忍、影响恶劣、有累犯等严重情节会受更严厉惩罚。总之要综合考量各种情况来量刑。
    2024-08-18 1319次阅读
  • 2024.08.08 1083次阅读
  • 故意伤害罪刑期裁定考虑伤害程度、情节与主观恶意。基本刑期为三年以下,重伤者三至十年,致死或手段残忍致严重残疾则十年以上、无期或死刑。轻微伤害且悔过可获轻判,如管制或短期拘役;预谋重伤且拒不认罪将重罚。简言之,刑期随伤害加重及恶意程度而增加。
    2024-11-28 1214次阅读
  • 2024.03.25 1728次阅读
  • 在对故意伤害罪进行判断时,主要考察的是行为者是否具备有意识地导致他人身体受到损害的主观意图。这种意图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直接故意,即是指行为者认识到自身的行为必定会引发伤害后果,并且他们对此抱持积极期待的心态;另一种则为间接故意,即行为者预见到伤害后果有可能发生,但是却对其听之任之。在司法实践中,法院将综合考虑行为者的言辞表达、行为动机、所使用的伤害工具及其打击部位等多方面因素。
    2024-09-06 1331次阅读
  • 2024.09.28 3229次阅读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罪的量刑取决于伤害程度和后果。轻微伤害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致人重伤则处三年至十年有期徒刑;致死或造成特别严重残疾的,可判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乃致死刑。量刑时需综合考虑伤害性质、手段、动机、自首立功等因素。
    2024-09-06 1096次阅读
  • 2024.09.18 1549次阅读
  • 故意伤害罪量刑综合考虑伤害程度、手段、主观恶意及自首立功等。轻伤一般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等;重伤则三年以上十年以下;致死或极端残忍致重伤残疾,面临十年以上至死刑。例如,轻伤且积极赔偿悔过,或判一年左右;而残忍重伤无悔意,刑期或超七年。
    2024-11-28 1105次阅读
  • 2024.09.19 2028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暴力犯罪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暴力犯罪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