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金融诈骗辩护 > 集资诈骗1亿元判几年刑?

集资诈骗1亿元判几年刑?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3.03 · 1482人看过
导读:?集资诈骗1亿元可能会被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集资诈骗获得一亿元,一般属于情节严重的情形。若是对集资诈骗1亿元判几年刑依旧不清楚的,可以选择继续阅读这篇文章。
集资诈骗1亿元判几年刑?

一、集资诈骗1亿元判几年刑?

1、集资诈骗1亿元可能会被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刑法

第一百九十二条

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2、财物被骗,受害人要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

(1)其中,物证书证以及视听资料、电子数据都可以作为证据,但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与其它证据共同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2)诈骗罪是属于财产类型的犯罪案件,诈骗金额与最终可能会受到的刑事处罚直接相关。法院在判处诈骗犯承担刑事处罚之前,需要结合现行法的规定,判断诈骗案件的流水具体是多少。在确定案件流水的时候,一般需要冻结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或者是被告的银行卡。

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非法集资罪区别是什么?

1、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非法集资罪区别主要表现在犯罪的主观故意不同。

非法集资罪是行为人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意图永久非法占有社会不特定公众的资金,具有非法占有的主观故意;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行为人只是临时占用投资人的资金,行为人承诺而且也意图还本付息。

2、从筹集资金的目的和用途看

如果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的目的是为了用于生产经营,并且实际上全部或者大部分的资金也是用于生产经营,则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如果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的目的是为了用于个人挥霍,或者用于偿还个人债务,或者用于单位或个人拆东墙补西墙,则非法集资罪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3、从单位的经济能力和经营状况来看

如果单位有正常业务,经济能力较强,在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时具有偿还能力,则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如果单位本身就是皮包公司,或者已经资不抵债,没有正常稳定的业务,则定非法集资罪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4、从造成的后果来看

如果非法筹集的资金在案发前全部或者大部分没有归还,造成投资人重大经济损失,则定非法集资罪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如果非法筹集的资金在案发前全部或者大部分已经归还,则定集资诈骗罪的余地就非常小,一般应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5、从案发后的归还能力看

如果案发后行为人具有归还能力,并且积极筹集资金实际归还了全部或者大部分资金,则具有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可能性;如果案发后行为人没有归还能力,而且全部或者大部分资金没有实际归还,则具有定集资诈骗罪的可能性。

三、非法集资罪和集资诈骗罪有什么区别?

非法集资罪和集资诈骗罪的区别包括行为的目的不同、行为方式不尽相同、侵犯的客体不同等。

1、行为的目的不同。

集资诈骗罪的行为人必须具有非法占有所募集的资金的目的,包括据为已有、据为单位或者他人所有。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行为人主观上则不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而是通过非法吸收、变相吸收公众存款而用于营利活动,以牟取暴利。实践中,判断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是区分集资诈骗罪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关键。

2、行为方式不尽相同。

非法集资罪是使用诈骗方法,即使用捏造事实、编造谎言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公众财物,而集资诈骗罪则不要求必须使用诈骗方法,哪怕是以真实的方法来吸收公众存款,也可以构成集资诈骗罪。

3、侵犯的客体不同。

非法集资罪主要侵犯的是公司财产的所有权,而后者主要侵犯的是国家金融管理秩序,非法集资诈骗的数额并不是量刑的唯一依据。

不管集资诈骗的数额是一亿元,还是一百万元,都有可能会被认定为犯了非法集资罪。罪名一旦成立,只要不满足免除处罚的条件,那么通常就会被量刑。如果对集资诈骗1亿元判几年刑存在其他相关疑问的,可通过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我们会匹配专业律师为您解答问题。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金融诈骗辩护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金融诈骗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金融诈骗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