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金融诈骗辩护 > 涉嫌团伙诈骗罪个人怎样判

涉嫌团伙诈骗罪个人怎样判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4 · 1848人看过
导读:团伙诈骗罪个人可能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也有可能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若是依旧不知道团伙诈骗罪个人怎样判可以选择继续阅读此文。
涉嫌团伙诈骗罪个人怎样判

一、涉嫌团伙诈骗罪个人怎样判

如果是团伙中的主犯数额较大的,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判三至十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判十年以上有期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如果是团伙中的从犯,则在上述量刑范围内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刑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诈骗罪刑罚和退赔是分开的吗?

1、诈骗罪刑罚和退赔一般是分开的。

法律没有规定诈骗犯罪退赃退赔是否从轻处罚的情况,但明确规定了获得被害人谅解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诈骗行为人如果积极主动退赃退赔,并获得被害人谅解的,就可以达成刑事和解,签署刑事谅解书,就可以依法从轻处罚。

如果没有退赃退赔,法律没有规定该犯罪情节属于从重处罚的情节。

2、退赔与不退赔在量刑上是否有区别,关键看退赔后能否获得被害人谅解。

双方能否达成刑事和解。如果能够获得被害人谅解并达成刑事和解,就可以从轻处罚,否则就不能。

三、签发空头支票构成诈骗吗?

1、签发空头支票并不一定会构成诈骗罪。

非法占有为目的,签发空头支票进行诈骗活动,骗取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才会构成票据诈骗罪

2、认定签发空头支票行为的方法:

(1)行为人完成了支票出票行为

支票出票是指出票人制作支票并将其交给收款人的行为。支票出票包括两种行为:支票制作行为和支票交付行为。只有两个行为都完成,才能认为支票出票行为完成。如:张某填写了支票并且在支票上签字盖章,然而因故没有使用而将它锁进了抽屉。后因其他事情查到这张已填写的支票,其时张某的支票账户已经出现空户现象。因为张某没有将这张支票交付,所以不能认定为签发空头支票。

(2)行为人签发了空头支票

签发空头支票分为几种情况:一是出票时账户内没有资金,持票人提示付款前也未存入资金,账户一直处于空户状态。二是出票时账户虽有资金,但是资金不足,所开票据金额超过存款金额。持票人提示付款前也未补足资金,账户一直处于欠资状态。三是出票时账户内有足够资金,行为人在持票人提示付款前提空了存款,造成账户突然空户现象。在上述情况下签发支票,都认为是签发空头支票。

(2)行为人骗取了他人的财物,指行为人将签发空头支票作为支付手段,实际不付对价地获取了他人的财物。

财物一般是商品货物或其他有经济价值的物品。获取是指事实上的占有控制。

团伙诈骗罪个人可能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诈骗行为人如果积极主动退赃退赔,并获得被害人谅解的,就可以达成刑事和解,签署刑事谅解书,就可以依法从轻处罚。以上就是关于团伙诈骗罪个人怎样判的相关介绍。针对上述文章中的问题,如果您还有不清楚需要了解的地方,可以直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和律师进行在线沟通。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金融诈骗辩护相关

  • 212次阅读
  • 涉嫌诈骗一般构成刑事犯罪的,定诈骗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024-09-20 826次阅读
  • 2024.10.06 1196次阅读
  • 392次阅读
  • 1、诈骗行为的员工如何定罪,要依据员工在诈骗活动中的作用而定。2、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3、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4、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2024-09-02 1441次阅读
  • 2024.03.03 1395次阅读
  • 479次阅读
  • 涉嫌诈骗不一定是诈骗。诈骗罪和涉嫌诈骗这二者之间并不一样,诈骗罪是已经确定犯有诈骗罪,可以起诉或判刑。涉嫌诈骗是目前没有判决,但是也已经侦查阶段。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在主观方面为故意。
    2024-09-15 961次阅读
  • 2024.06.09 15416次阅读
  • 333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金融诈骗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金融诈骗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