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职务侵占辩护 > 大股东挪用资金怎么处理?

大股东挪用资金怎么处理?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3.04 · 3227人看过
导读:大股东挪用资金怎么处理要结合挪用资金的数额来进行确定;只要挪用资金较大就会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是拘役;如果挪用数额巨大就会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大股东挪用资金怎么处理?

一、大股东挪用资金怎么处理

视案件的情况来确定,股东挪用公司资金处理如下:

1、犯挪用资金罪的,一般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3、数额特别巨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提起公诉前将挪用的资金退还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二、挪用资金罪的数额如何计算

行为人多次挪用本单位资金,用于除营利活动、非法活动以外的其他一般合法性活动的,如果每次挪用都在三个月以内归还的,自然不成立犯罪,也就不涉及犯罪数额的计算。但如果是连续挪用,即用后一次挪用的资金归还前一次挪用的资金,则其数额应以最后一次未归还的实际数额计算。至于挪用时间,由于这一系列的挪用行为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因而应当从第一次挪用时起算。

行为人多次挪用本单位资金,用于除营利活动、非法活动以外的其他一般合法性活动的,应将其多次挪用的数额相加来认定行为人挪用资金的数额,但其中挪用时间未超过三个月的,挪用数额不相加。至于挪用的时间,应按照各次挪用的时间计算。

三、挪用资金罪与挪用公款罪的区别

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

挪用资金罪与挪用公款罪在客观上都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资金的行为,在主观上都是挪用的故意,有时犯罪对象也可能都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资金。但是,这两种犯罪也有以下主要区别:

(1)侵犯的客体和犯罪对象不同。

挪用资金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资金的使用权,对象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资金,其中,既包括国有或者集体所有的资金,也包括公民个人所有、外商所有的资金。

挪用公款罪侵犯的客体是公款的使用权和国家机关的威信、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等,既有侵犯财产的性质,又有严重的渎职的性质,

(2)犯罪主体不同。

挪用资金罪的主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但国家工作人员除外。

挪用公款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包括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氏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

只有确定了案件情况才能知晓大股东挪用资金怎么处理,一般挪用的数额不同所存在的刑期就会不一样,只要构成犯罪轻者会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重者是可以按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来判决,但如果在挪用资金之后能在三个月内归还的,那么就可以免予刑事处罚。对于该问题如果还有其他疑问的话,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我们会匹配专业律师为您解答。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职务侵占辩护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职务侵占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职务侵占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