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 > 专利 > 能仿制的专利产品有什么

能仿制的专利产品有什么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8 · 1518人看过
导读:我们的衣食住行,因为有了法律规则才能更好的保障我们各自的权益不被侵害,我们的生活是离不开法律的,因此应该提高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和认识,避免在遇到法律问题无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许您现在面临着能仿制的专利产品有什么的问题,希望本篇文章的内容能够帮助到您。
能仿制的专利产品有什么

一、能仿制的专利产品有什么

能仿制的专利产品有:

1、未取得我国申请专利授权的产品。包括本国产品和外国产品;

2、终止和无效的专利的专利产品;

3、能仿制的其他专利产品。

专利法》第三十九条

发明专利申请经实质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的,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作出授予发明专利权的决定,发给发明专利证书,同时予以登记和公告。发明专利权自公告之日起生效。

第四十七条

宣告无效的专利权视为自始即不存在。

宣告专利权无效的决定,对在宣告专利权无效前人民法院作出并已执行的专利侵权的判决、调解书,已经履行或者强制执行的专利侵权纠纷处理决定,以及已经履行的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和专利权转让合同,不具有追溯力。但是因专利权人的恶意给他人造成的损失,应当给予赔偿

依照前款规定不返还专利侵权赔偿金、专利使用费、专利权转让费,明显违反公平原则的,应当全部或者部分返还。

二、不能授予专利的情形有什么

不授予专利权的情形如下:

(1)科学发现;

(2)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

(3)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4)动物和植物品种;

(5)原子核变换方法以及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

(6)对平面印刷品的图案、色彩或者二者的结合作出的主要起标识作用的设计;

(7)对违反法律、社会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

(8)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获取或者利用遗传资源,并依赖该遗传资源完成的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

(9)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将在中国完成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向外国申请专利的,应当事先报经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进行保密审查。

违反改规定向外国申请专利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中国申请专利的,不授予专利权。

民法典》第二十五条

对下列各项,不授予专利权:

(一)科学发现;

(二)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

(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四)动物和植物品种;

(五)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

(六)对平面印刷品的图案、色彩或者二者的结合作出的主要起标识作用的设计。

对前款第(四)项所列产品的生产方法,可以依照本法规定授予专利权。

三、什么权利不能申请专利权

不能申请专利权的权利如下:

(一)科学发现;

(二)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

(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四)动物和植物品种;

(五)原子核变换方法以及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

(六)对平面印刷品的图案、色彩或者二者的结合作出的主要起标识作用的设计。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二十五条

对下列各项,不授予专利权:

(一)科学发现;

(二)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

(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四)动物和植物品种;

(五)原子核变换方法以及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

(六)对平面印刷品的图案、色彩或者二者的结合作出的主要起标识作用的设计。

对前款第(四)项所列产品的生产方法,可以依照本法规定授予专利权。

通过本篇文章的内容,希望能够解答您所面临能仿制的专利产品有什么的问题。平常我们可以多多学习了解法律知识,这样在面临法律问题需要解决时,我们就能够通过学习到的法律知识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的法律问题,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为您匹配专业律师在线为您提供帮助。

网站地图

知识产权专业问答普法

全部

更多#专利相关

  • 464次阅读
  • 关于仿制品的法律定性问题需要考虑到多种具体情形。在某些实例中,当仿制品损害到了他人的注册商标或是专利权益时,制作与出售这样的产品便有可能构成犯罪。譬如,依据我国《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的相关规定,若知道自己出售的是假冒的注册商标商品,那么就需承担相应责任。
    2024-10-05 1448次阅读
  • 2024.08.28 3694次阅读
  • 462次阅读
  • 专利产品是:1、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整体或者局部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2、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3、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
    2024-10-27 907次阅读
  • 2024.03.04 1634次阅读
  • 397次阅读
  • 根据现行法律,制造虚假产品的工人将根据犯罪行为的类型和销售损失金额被定罪和量刑。销售损失金额在50,000元至2,000,000元之间,将面临从两年以下到七年以上不等的有期徒刑和罚金;超过2,000,000元,将面临十五年或无期徒刑,以及罚金或没收全部财产。
    2024-09-04 833次阅读
  • 2024.09.14 4127次阅读
  • 309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专利最新文章

遇到专利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