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具体民事起诉调解要多久
民事诉讼调解的期限一般是十五天或者七天。根据法律规定,在当事人同意调解之日起,如果是适用普通程序的案件十五天内,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七天内不能达成调解协议的,需要开庭审理,但经各方当事人同意的,可以继续调解。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四条
在答辩期满前人民法院对案件进行调解,适用普通程序的案件在当事人同意调解之日起15天内,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在当事人同意调解之日起7天内未达成调解协议的,经各方当事人同意,可以继续调解。延长的调解期间不计入审限。
二、申请民事诉讼调解需要什么条件
调委会受理纠纷有两种方式:一是当事人申请调解,二是调委会主动调解。当事人一方或双方可以口头或书面向调委会申请调解,申请受理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有明确的对方当事人。申请受理一方,必须说明与谁发生争议,谁侵犯了他的权益。
(2)要有具体的请求目的。申请人必须说明请求调解要达到什么目的,解决什么问题。
(3)要有基本事实依据和理由。申请人必须提出发生纠纷的基本事实及相应的证据、理由。
(4)纠纷属于调委会主管和管辖。即符合民间纠纷受理范围,且在调委会管辖地段之内。
三、如何对法院民事诉讼调解进行理解
1、法院调解的适用范围
(1)法院调解适用于争议案件的审判程序,即普通程序、简易程序、二审程序与审判监督程序可以适用法院调解。而特别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与执行程序不适用法院调解。
(2)争议案件分为财产案件与身份案件。财产案件可以适用法院调解。而身份案件中,有关身份关系的确认案件不适用法院调解,但身份关系的解除案件可以适用法院调解。
2、民事诉讼调解与诉讼和解的区别
民事诉讼调解的本质是法院行使审判权解决争议案件的审判行为,而诉讼和解的本质是当事人行使处分权的诉讼行为。在民事调解中,调解人处在矛盾双方中扮演着“和事佬”的角色,并会对双方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劝解,调解可以分为四种类型,主要是人民调解、法院调解、行政调解以及仲裁调解,不论是哪一种调解的方式,在调解成功后都需要针对调解结果制作一份调解书,以调解协议书的方式固定双方达成的协议内容。
四、调解书及调解的效力是什么
1、调解书:是由人民法院制作的,以调解协议为主要内容的法律文书。
2、调解书的基本内容:调解书应写明诉讼请求、案件事实和调解的结果,由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
3、不需要制作调解书的情况:
(1)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
(2)调解维持收养关系的案件。
(3)能够即时履行的案件。
(4)其他不需要制作调解书的案件。
4、调解的效力:调解具有与判决同等的效力。
具体民事起诉调解要多久,需要15天左右。主持调解的人员也可以提出调解方案供当事人协商时参考,双方当事人经过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如果还有相关法律问题需要咨询律师,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律图网会匹配专业律师为您服务。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