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金融诈骗辩护 > 若经济诈骗16万判多久

若经济诈骗16万判多久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9 · 1749人看过
导读:依据我国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诈骗十六万是属于数额巨大的情形,基准刑为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诈骗行为人主观上必须具有非法占有目的。若经济诈骗16万判多久,对于此问题还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阅读下文。
若经济诈骗16万判多久

一、若经济诈骗16万判多久

诈骗16万,属于诈骗数额巨大犯罪嫌疑人会被人民法院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1、客体要件,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诈骗罪侵犯的对象,仅限于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而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有些犯罪活动,虽然也使用某些欺骗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经济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体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财产所有权。所以,不构成诈骗罪。例如:拐卖妇女、儿童的,属于侵犯人身权利罪。

2、客观要件,诈骗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3、主体要件,诈骗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诈骗罪。

4、主观要件,诈骗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在不同的犯罪情节下,对诈骗罪的犯罪分子处罚不同,也就意味着犯罪分子具体的坐牢时间不同。最高的时候是无期徒刑。

三、诈骗罪跟借贷的界定是什么

1、诈骗罪与借贷行为的界限。借款人由于某种原因,长期拖欠不还的,或者编造谎言或隐瞒真相而骗取款物,到期不能偿还的,只要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也没有挥霍一空,不赖帐,不再弄虚作假骗人,确实打算偿还的,仍属借贷纠纷,不构成诈骗罪。

2、诈骗罪与代人购物拖欠货款行为的界限。对以代人购买紧缺商品的名义,取走货款,没买到东西,又擅自挪用货款,拖欠不还款的行为,应着重考察其真实目的、双方的关系、事情的起因、代办人的具体行为、拖欠的情节、后果等等,从而正确判断其是否有非法占有的意图。如能明确想代人购物,因故未能买到挪用仍拟归还的,不能以诈骗罪论处。如果以代购为名,行诈骗之实,骗取大量财物,大肆挥霍,根本无意归还,也无力归还的,应以诈骗罪论处。

3、诈骗罪与集资办企业因亏损躲债的界限。如果确实是集资经商办企业,但因经营不善,亏损负债,为躲债而外出,仍属财产债务纠纷。这同诈骗犯以集资办企业为名,捞到钱财就逃之夭夭,以实现其非法占有的目的,有本质区别。

四、诈骗罪的证据都有哪些

诈骗罪的证据主要包括:

(1)、能够证明诈骗犯罪事实物证

(2)、被诈骗钱款转账记录、账本等书证

(3)、证人就其所了解的案件情况所作的陈述。

(4)、被害人就其受害情况和其他与案件有关的情况所作的陈述。

(5)、诈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

(6)、勘验、检查笔录等。

经济诈骗16万判多久,处3-10年有期徒刑。诈骗量刑最高可达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行为。本篇文章内容希望能为您提供帮助,如果还存在疑问的话,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与专业律师进行沟通。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金融诈骗辩护相关

  • 496次阅读
  • 经济犯罪涉及的罪名有很多,如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生产、销售、提供假药罪、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票据诈骗罪等,以抽逃出资罪为例,抽逃出资16万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虚假出资金额或者抽逃出资金额百分之二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罚金。
    2024-09-01 1235次阅读
  • 2024.02.28 2054次阅读
  • 493次阅读
  • 经济犯罪涉及的罪名有很多,如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生产、销售、提供假药罪、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票据诈骗罪等,以抽逃出资罪为例,抽逃出资16万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虚假出资金额或者抽逃出资金额百分之二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罚金。
    2024-12-20 1461次阅读
  • 2024.02.23 2789次阅读
  • 350次阅读
  • 行为人的行为构成经济犯罪,金额达到十六万的,若触犯罪名为洗钱罪一般应当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刑法》规定,为掩饰、隐瞒毒品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的来源和性质的,没收实施以上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024-10-14 947次阅读
  • 2024.09.07 4109次阅读
  • 427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金融诈骗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金融诈骗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