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赔偿 > 过失致人死亡判刑后是否需要赔偿

过失致人死亡判刑后是否需要赔偿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3.04 · 2515人看过
导读: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过失致人死亡判刑后需要赔偿,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若是依旧不知道过失致人死亡判刑后是否需要赔偿可以选择继续阅读此文。
过失致人死亡判刑后是否需要赔偿

一、过失致人死亡判刑后是否需要赔偿

1、需要赔偿,过失致人死亡被判刑后也就意味着承担了刑事责任,但是承担刑事责任不免除承担因为侵害他人人身损害民事责任;

2、如果对方提起附带民事赔偿诉讼,那么即使被判了刑也是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造成死亡的,应当赔偿丧葬费死亡赔偿金;

3、如果当事人不赔偿,对方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六条

由于犯罪行为而使被害人遭受经济损失的,对犯罪分子除依法给予刑事处罚外,并应根据情况判处赔偿经济损失。

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犯罪分子,同时被判处罚金,其财产不足以全部支付的,或者被判处没收财产的,应当先承担对被害人的民事赔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

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过失致人死亡罪构成要件是什么

1.过失致人死亡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生命权是自然人以其生命维持安全利益为内容的人格权

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因过失致使他人死亡的行为;

3.过失致人死亡罪的主体要件为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4.过失致人死亡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即行为人对其行为的结果抱有过失的心理状态,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

三、过失致人死亡罪可以取保候审

过失致人死亡罪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可以取保候审。取保候审,是指侦查、起诉和审判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对被刑事追诉而又未被刑事羁押之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以保证随传随到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以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

(二)可以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取保候审不造成社会危害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不能自理、怀孕或者哺乳婴儿的妇女,取保候审不造成社会危害;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解决,需要取保候审的。

过失致人死亡判刑后需要赔偿,过失杀人是指在过失的情况下导致他人死亡的行为,对于过失杀人的判决通常是由法院根据相关的法律规定和事实证据来裁定的。以上就是关于过失致人死亡判刑后是否需要赔偿的相关介绍。对于该问题如果还有其他疑问的话,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我们会匹配专业律师为您解答。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刑事赔偿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刑事赔偿最新文章

遇到刑事赔偿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