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遗产继承 > 法定继承对遗产和继承人规定是什么呢

法定继承对遗产和继承人规定是什么呢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4 · 1856人看过
导读:当前的社会中,在就业、出行、购物等各种情形时,都是可能会遇到一些法律权益被他人侵害等一系列的法律问题,所以我们应该多学习了解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在面对这些法律问题时我们就可以通过法律的方式来维权了。在本文内容中我们对法定继承对遗产和继承人规定是什么呢进行了解答,希望能解答您的问题。
法定继承对遗产和继承人规定是什么呢

一、法定继承对遗产和继承人规定是什么呢

法定继承对遗产和继承人规定: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

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

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

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条

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

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

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

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二、新的民法典对房产继承分割是怎么进行规定的

1、新的继承权增了两种立遗嘱的方式:录像遗嘱和打印遗嘱

2、为了防止立遗嘱被迫无奈,新增了“见证人”规定。

3、新增加遗嘱的“宽恕”制度。

4、新规定设定“遗嘱最新第一”原则。

5、新规增加了有效继承人范围:外甥、外甥女、侄儿、侄女都位列其中。都可以依法继承房产了。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八条

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直系晚辈血亲代位继承

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的子女代位继承。

代位继承人一般只能继承被代位继承人有权继承的遗产份额。

三、法定继承中遗产继承比例怎么确定

法定继承中,一般同一顺序的各继承人均等分配遗产。

特殊情况下同一顺序各继承人可不均等分配遗产:

(1)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和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在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可以多分。

生活有特殊困难是指继承人因为没有独立的经济收入或其他生活来源,难以维持其起码的物质生活条件。

缺乏劳动能力是指继承人因尚未成年不具备劳动能力或因年迈、疾病等原因而部分丧失或全部丧失劳动能力

(2)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赡养或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在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

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是指对被继承人负有法定的抚养、扶养和赡养义务的继承人,为被继承人的生活提供了主要的经济来源或者提供了主要的劳务扶助。

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是指继承人与被继承人在日常生活方面处于相互紧密联系状态,彼此相互关心和照顾。

(3)有扶养能力和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对被继承负有法定的抚养、扶养和赡养义务的继承人,在其具有履行抚养、扶养和赡养义务的条件下,如果拒绝履行上述义务,那么在分配遗产时,不应分给这类继承人任何遗产,或者仅分给其极少份额的遗产。

(4)经继承人之间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分配。

在同一顺序的各个法定继承人的条件大致相当的情况下,继承人之间既可均等分配也可以协商,在达成一致同意的基础上,对被继承人的遗产进行不均等分配。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条

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

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

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

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对于法定继承对遗产和继承人规定是什么呢的问题的答案,上述文章内容中已经作出了详细的解答,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是需要对相关的法律知识进行了解的,这样才能够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您还有其他相关问题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咨询律图网专业律师。

网站地图

婚姻家庭专业问答普法

全部

更多#遗产继承相关

  • 305次阅读
  • 法定继承遵循法律明文规定的继承顺序和分配原则,权益比例受继承人状况和赡养义务影响;而遗嘱继承则依据被继承人生前订立的遗嘱,由指定继承人继承,权益比例由遗嘱决定。遗嘱继承人必须属于法定继承人范围,但并非所有法定继承人都成为遗嘱继承人。我国法律规定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
    2024-09-09 1366次阅读
  • 466次阅读
  • 遗产分配时,法定继承权重常小于遗嘱继承。按法定程序分配,有遗嘱则按遗嘱或遗赠执行,有遗赠抚养协议也按协议安排。但设立遗嘱时需充分顾及弱势群体利益。违反法律规定的遗嘱形式不受保护。
    2024-09-09 1165次阅读
  • 393次阅读
  • 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当遗嘱合法有效时,遗产应按遗嘱分配。若遗嘱未涉及部分遗产,则按法定继承处理,通常由配偶、子女、父母等法定继承人继承。若他们都不在世,第二顺位继承人有资格继承。处理遗产问题时,建议寻求律师帮助。
    2024-09-09 1125次阅读
  • 434次阅读
  • 遗产继承人必须是法律认可的继承者,否则被视为遗赠行为,并具备法律效力。根据法律规定,个人有权通过遗嘱将财产指定给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多人继承。因此,非法定继承者无法直接继承遗产,但可以通过遗赠方式获得财产。在设立遗嘱时,继承人应明确指定受益人,并遵守相关法律程序,以确保遗产分配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2024-09-09 1047次阅读
  • 449次阅读
  • 房产继承相比其他过户方式费用较低,主要因为我国未征收遗产税。实际继承过户仅需支付公证费、登记费和印花税。程序包括确定继承人、遗产继承公证、缴纳税费、办理转移登记和更新产权证。但需注意,继承过户需在受赠人去世后进行,因此许多人会考虑其他过户方式。
    2024-09-09 1138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遗产继承最新文章

遇到遗产继承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