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诉讼 > 法律规定犯罪未遂怎么取证

法律规定犯罪未遂怎么取证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4 · 2463人看过
导读:首先需要有嫌疑人的供词以及被害人的陈述,然后获取证人证言,再收集其他相关证据,把比如书证,物证等等。犯罪未遂也是属于一种刑事犯罪状态,至于犯罪未遂怎么取证,还是会按照正常的取证方式来获取相应的证据。
法律规定犯罪未遂怎么取证

一、法律规定犯罪未遂怎么取证

首先,要有行为人的供词,被害人陈述,目击证人证言,其次,要收集证明行为人实施犯罪的行为,比如现场勘查笔录,视听资料,电子书籍。再次,要有犯罪结果没有发生,包括书证物证。通过对行为人、被害人、目击证人的讯问和询问,对现场勘查并制作勘查笔录,辨认笔录,现场指认笔录,确认作案现场。

提取物证书证电子数据视听资料等证据,聘请专业机构进行鉴定,用这些证据来证实行为人已经着手实施犯罪,是因为行为人意志以外对原因,导致犯罪结果没有发生。

犯罪分子已经着手实施犯罪,由于犯罪分子以外对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刑事证据包括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供述与辩解、鉴定意见、勘查、检查、侦查实验等笔录、电子数据和视听资料等八类证据。

二、犯罪未遂怎么处理

根据《刑法》规定,对于一切犯罪行为都要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等追究刑事责任;犯罪未遂的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具体量刑标准由人民法院审理确定。

犯罪未遂是指犯罪分子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犯罪未遂的类型有两种:是实行终了的未遂与未实行终了的未遂,是能犯未遂与不能犯未遂。前者以犯罪实施行为是否实行终了为标准,后者以行为的实行能否实际构成犯罪既遂为标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三条

【犯罪未遂】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五十条

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证据包括:

(一)物证;

(二)书证;

(三)证人证言;

(四)被害人陈述;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六)鉴定意见;

(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

(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

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三、既遂和未遂的区别是什么

既遂和未遂的区别如下:

1、犯罪结果不同。未遂的结果是犯罪目的无法完成,既遂则是完成了犯罪目的;

2、定义不同。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实施完成的是既遂;

3、量刑不同。犯罪既遂按照相关法律行进审判定罪,而犯罪未遂在量刑上往往有减免,可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通常犯罪可以分为既遂和未遂两种形态,两种的最大区别在于犯罪结果的不同,但都是属于犯罪行为,因此在对未遂犯罪取证的时候也是按照正常的取证流程步骤来走的,以上是关于犯罪未遂怎么取证的相关回答,还有其他想了解的,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刑事诉讼相关

  • 444次阅读
  • 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包括两种类型:1、实行终了的未遂和未实行终了的未遂。2、能犯未遂和不能犯未遂。能犯未遂是指根据犯罪时的主客观情况,犯罪行为本来有可能得逞,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因素的介入使犯罪没有得逞。不能犯未遂,是指犯罪不具备得逞的客观可能性。
    2024-09-24 999次阅读
  • 2024.09.13 1356次阅读
  • 356次阅读
  • 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包括两种类型:1、实行终了的未遂和未实行终了的未遂。2、能犯未遂和不能犯未遂。能犯未遂是指根据犯罪时的主客观情况,犯罪行为本来有可能得逞,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因素的介入使犯罪没有得逞。不能犯未遂,是指犯罪不具备得逞的客观可能性。
    2024-10-06 1446次阅读
  • 2024.09.26 1906次阅读
  • 309次阅读
  • 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包括两种类型:1、实行终了的未遂和未实行终了的未遂。2、能犯未遂和不能犯未遂。能犯未遂是指根据犯罪时的主客观情况,犯罪行为本来有可能得逞,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因素的介入使犯罪没有得逞。不能犯未遂,是指犯罪不具备得逞的客观可能性。
    2024-09-05 829次阅读
  • 2024.10.17 1144次阅读
  • 402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刑事诉讼最新文章

遇到刑事诉讼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