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诉讼 > 法律规定刑事诉讼时效多久

法律规定刑事诉讼时效多久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3.02 · 2766人看过
导读:根据法定最高刑判断法定最高刑不满5年的诉讼时效为5年最高刑,不满10年5年以上的,最多不超过10年法定最高行为无期徒刑死刑的最多不超过20年,因此刑事诉讼时效多久,通常根据法定最高刑来判断。
法律规定刑事诉讼时效多久

一、法律规定刑事诉讼时效多久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追诉时效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

追诉时效,是指刑事法律规定的,对犯罪分子追究刑事责任有效期限。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不再追究刑事责任。

二、超过诉讼时效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超过诉讼时效的法律后果是丧失“胜诉权”。

1、诉讼时效抗辩权

如果债权有“时效已过”之事实,义务人主张诉讼时效抗辩权的,权利的请求权被阻却,义务免于履行。对于权利人而言,债权并不产生任何影响,债权仍是完全债权。

2、法院不能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进行裁判

诉讼时效抗辩权是私权利,是否行使属于抗辩权人自由行为的范畴,法院应当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规定,当事人未主张诉讼时效抗辩,人民法院不应对诉讼时效问题进行释明及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进行裁判。

3、诉讼时效抗辩权对人的效力具有相对性

诉讼时效届满后,权利人的请求权得以阻却的后果不必然产生,以义务人行使诉讼时效抗辩权为前提。在义务人众多的情形下,其中一人所为诉讼时效抗辩权之效力,或其中一人之抛弃时效利益,对于其他人不产生影响,即诉讼时效抗辩权的主张只产生相对效力。

三、刑事案件流程是什么

刑事案件一般分为侦查,审查起诉和审判三个阶段,分别由公安机关检察院和法院负责,三家互相独立行使职权,互相协助同时也互相监督。

第一步 侦查

大多数的刑事案件,都是由公安机关负责侦查,公安机关接到报案后,首先需要审查,经审查发现可能构成犯罪的,应当立案侦查

公安机关中对刑事案件进行侦查的,主要是刑警队,立案之后可以传唤嫌疑人录口供,对案件进行调查。

之后决定是否对嫌疑人进行刑事拘留拘留期一般为三天,到期后需要逮捕的,需要向检察院申请批准逮捕

批准逮捕之后,公安机关有两个月的侦查时间,不考虑特殊情况,一般期满之后可以申请延长一个月,

第二步 审查起诉

侦查阶段结束之后,案件就进入审查起诉环节,公安机关经过侦查后,将所有案件证据材料进行提取,固定,装卷。

然后将案件卷宗移送到检察院,由检察院对案件进行审查,并决定是否需要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第三步 审判阶段

检察院经过审查之后,认为嫌疑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就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将案件卷宗移送法院,同时将起诉书一并提交给法院。

辩护人在案件起诉到法院后,应同时跟承办法官取得联系,递交委托手续,领取起诉书,根据起诉书中的指控罪名,以及案件事实进行有针对性的组织辩护。

即使是刑事案件,也会受到诉讼时效的限制。刑事案件的诉讼时效会根据法定最高刑判断,最多不超过20年,如果已经超过20年,但认定必须追诉的,需要报请最高人民法院,以上是关于刑事诉讼时效多久的相关回答,还有其他疑问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刑事诉讼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刑事诉讼最新文章

遇到刑事诉讼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