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犯罪辩护 > 诈骗罪的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是什么?

诈骗罪的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是什么?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0 · 2705人看过
导读:诈骗罪的主观要件是以非法占有他人财产为目的。客观要件是使用欺诈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共或者是私人的财产。此时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诈骗罪的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是什么,这个问题可以参考本文内容。
诈骗罪的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是什么?

一、诈骗罪的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是什么?

(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

诈骗罪侵犯的对象,仅限于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而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

(二)客观要件,本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1、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

2、欺诈行为使对方产生错误认识。

3、成立诈骗罪要求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之后作出财产处分。

4、欺诈行为使被害人处分财产后,行为人便获得财产,从而使被害人的财产受到损害。

(三)主体要件,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四)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二、不构成犯罪的诈骗如何处罚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诈骗罪的数额较大,以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为起点。诈骗未遂情节严重的,也应当定罪并依法处罚。不足3000元的公安机关也应当受理,并积极开展工作,及时向上级公安机报告,开展串并案件,若多地都有此类案件发生可由共同的上级公安机关指定管辖。如诈骗案件中没有其他涉嫌犯罪行为,待查明违法行为人后,可给予行政处罚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该行为涉嫌诈骗罪,数额较大时需要依法承担刑事责任的。在承担刑事责任之后,还应该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刑事责任并不能代替民事责任。一般刑事附带民事诉讼都是这样的。除非原告主动不要了,否则债务仍然存在的。所以,诈骗罪判刑后是需要还钱的。

三、被动诈骗属于诈骗罪吗?

不属于,诈骗罪的主观要件是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欺诈行为从形式上说包括两类,一是虚构事实,二是隐瞒真相,二者从实质上说都是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的行为。欺诈行为的内容是,在具体状况下,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并作出行为人所希望的财产处分。因此不管是虚构、隐瞒过去的事实,还是当下的事实与将来的事实,只要具有上述内容的,就是一种欺诈行为。如果欺诈内容不是使他们作出财产处分的,则不是诈骗罪的欺诈行为。欺诈行为必须达到使一般人能够产生错误认识的程度,对自己出卖的商品进行夸张,没有超出社会容忍范围的,不是欺诈行为。欺诈行为的手段、方法没有限制,既可以是语言欺诈,也可以是动作欺诈(欺诈行为本身既可以是作为,也可以是不作为,即有告知某种事实的义务,但不履行这种义务,使对方陷入错误认识或者继续陷入错误认识),行为人利用这种认识错误取得财产的,也是欺诈行为。

诈骗罪的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是什么,这个问题在上述文章中给出了明确的解答,诈骗罪按照我国法律当中的规定,要想构成的话,必须是符合刑法中所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如果您还需要咨询相关的其他问题,可通过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我们会匹配专业律师为您解答问题。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刑事犯罪辩护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刑事犯罪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刑事犯罪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