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诉讼仲裁 > 治安管理 > 徇私舞弊发售发票罪怎么处罚

徇私舞弊发售发票罪怎么处罚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1 · 1390人看过
导读:构成徇私舞弊发售发票罪,可能会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此种徇私舞弊行为,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则可能会被判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对徇私舞弊发售发票罪怎么处罚依旧不清楚的,可以选择继续阅读这篇文章。
徇私舞弊发售发票罪怎么处罚

一、徇私舞弊发售发票罪怎么处罚?

1、构成徇私舞弊发售发票罪,可能会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根据《刑法》第四百零五条

税务机关的工作人员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办理发售发票、抵扣税款、出口退税工作中,徇私舞弊,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2、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为徇私情、私利,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伪造材料,隐瞒情况,弄虚作假,对不应发售的发票予以发售,对不应抵扣的税款予以抵扣,对不应给予出口退税的给予退税,或者擅自决定发售不应发售的发票、抵扣不应抵扣的税款、给予出口退税,致使国家税收损失累计达10万元以上的;

(2)徇私舞弊,致使国家税收损失累计不满10万元,但具有索取、收受贿赂或者其他恶劣情节的。

二、徇私舞弊发售发票一定会构成犯罪吗?

1、徇私舞弊发售发票不一定会构成犯罪

认定徇私舞弊发售发票、抵扣税款、出口退税罪与非罪的界限,除认真把握法律对本罪主体、主观方面、客观方面的规定外,还要注意查明是否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只有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才构成本罪。对于虽违法办理了发售发票、抵扣税款、出口退税,但被及时发现,没有造成损失的,不以犯罪论处,而应由有关主管部门依法追究其行政责任

2、区分本罪与诈骗罪、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罪、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等犯罪的界限

行为人和办理发售发票抵扣税款、出口退税工作中的徇私舞弊行为,往往会在实际上为他人实施诈骗、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偷税、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等犯罪起到帮助作用,因此,必须注意划清本罪与这些犯罪的界限,其关键在于查明行为人主观上是否与这些犯罪分子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如果查明行为人主观上与诈骗、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等犯罪分子具有共同犯罪的故意而相互勾结,那么,其在客观上所实施的非法办理发售发票、抵扣税款、出口退税行为就属于诈骗、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等犯罪的帮助犯,应当以这些犯罪的共犯定罪处罚,而不再按本罪处罚。

三、徇私舞弊发售发票、抵扣税款、出口退税罪与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的区别是什么?

徇私舞弊发售发票、抵扣税款、出口退税罪与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的区别包括实施犯罪行为的方式不同等。

1、两者虽都发生在税收征管领域,但发生的具体阶段不同

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往往直接发生在税务机关的工作人员在征收税收的过程中,或者应当履行征收税收职责而故意不履行。徇私舞弊发售发票则往往发生在征收税收之前,徇私舞弊出口退税又往往发生在征收税收之后。只有抵扣税款的行为可以发生在征收过程中。

2、行为的具体方式不同

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的舞弊方式往往表现为不作为,即行为人为徇私情私利而故意不履行其应当履行的职责,也可以表现为不正确履行其职责。徇私舞弊发售发票、抵扣税款、出口退税罪则往往表现为作为,即行为人为徇私情私利,故意通过其积极的行为去违法发售发票、抵扣税款或办理出口退税。

税务机关的工作人员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办理发售发票、抵扣税款、出口退税工作中,徇私舞弊,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可能会被判处刑事处罚。对徇私舞弊发售发票罪怎么处罚存在其他相关疑问的,可通过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我们会匹配专业律师为您解答问题。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诉讼仲裁专业问答普法

全部

更多#治安管理相关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