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事务 > 合同终止 > 赠与合同的法定解除权是怎样规定的

赠与合同的法定解除权是怎样规定的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3.02 · 1920人看过
导读:我国法律对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是有很多相关规定的,我们可以利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如果您生活中遇到了法律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本篇文章的内容来了解一些和赠与合同的法定解除权是怎样规定的相关的法律规定。
赠与合同的法定解除权是怎样规定的

一、赠与合同法定解除权是怎样规定的

赠与人的法定解除权是指赠与人在穷困状态下可以不再履行赠与义务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五十八条

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

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不适用前款规定。

二、民法典关于解除合同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合同解除分为合意解除和法定解除两种情况。

1、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当事人一方依法主张解除合同的,应当通知对方。合同自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

通知载明债务人在一定期限内不履行债务则合同自动解除,债务人在该期限内未履行债务的,合同自通知载明的期限届满时解除。

当事人一方未通知对方,直接以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方式依法主张解除合同,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该主张的,合同自起诉状副本或者仲裁申请书副本送达对方时解除。

《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二条

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

我们在生活中遇到法律问题时,可以通过运用法律知识或者是相关专业人员的帮助来解决,以此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上述的文章内容中已经对赠与合同的法定解除权是怎样规定的的问题进行了解答,对于该问题如果还有其他疑问的话,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我们会匹配专业律师为您解答。

网站地图

更多#合同终止相关

  • 411次阅读
  • 1、赠与人必须是房屋产权的拥有人,同时必须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2、赠与的房屋必须具有合法的权属证件,不存在产权纠纷;3、赠与人和受增人均属自愿,有书面赠与协议(合同),并办理公证;4、房屋赠与必须经房地产管理机关登记、审核,办理产权过户手续;5、受增人必须依照有关规定缴纳税、费;6、不得为逃避应当履行的法定义务,如债务履行、支付劳动报酬等而设定赠与;也不得为规避法规管理,如缴纳税费等而设立赠与。
    2024-09-15 1147次阅读
  • 2024.09.18 3597次阅读
  • 1379次阅读
  • 关于赠与房产的最新规定,以下是一些关键点:个人所得税:如果个人出售通过赠与获得的房产,需要交纳20%的个人所得税。这一规定是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房地产交易个人无偿赠与不动产税收管理的通知》实施的。契税和其他费用:赠与房产时,受赠人可能需要支付契税和其他相关费用。例如,根据某一通知,受赠人在接受赠与时可能需要支付契税,具体税率可能为3%或2%。
    2024-10-16 842次阅读
  • 2024.09.05 1093次阅读
  • 494次阅读
  • 捐赠全额扣除的规定如下:1、个人将所得对教育、扶贫、济困等公益慈善事业的捐赠,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2、国务院规定对公益慈善事业捐赠实行全额税前扣除的,从其规定。
    2024-12-25 935次阅读
  • 2024.07.27 8942次阅读
  • 427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合同终止最新文章

遇到合同终止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